楊新萍
摘 要:教師素質是指教師作為一種專職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教師素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本文結合新課程的要求,提出了達成政治教師素質新要求的對策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政治 教師素質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人們日漸形成了一個共識: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是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敗。新課程改革呼喚著教師素質的提升。
葉瀾在《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文中指出:“只有那些善于施行‘自我更新取向專業發展、具有較強自我專業發展意識的教師才會較多地關注自己的專業發展,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并自覺地利用這些理論引導自己的專業發展。”換言之,只有那些善于施行“自我更新”取向的政治教師,才會較多地關注自己素質的提升。
政治教師在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后,應把“發展型”教師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由“被動”發展轉向“主動”發展,提高專業境界,促進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
一、做反思性實踐者
反思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反思具有鮮明的特點:第一是回溯性,即反思是“跟隨在事物后面的反復思考”(黑格爾語);第二是批判性,反思的目的在于推動已有認識的發展,是對已有思想認識的某種程度的超越和否定。第三是主體性,即反思的主體是人。
早在20世紀早期,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一書中,首次將教師視為反思性實踐者,強調反思在教學行為中的重要作用。1983年,美國學者蕭恩發表了其具有廣泛影響的著作《反思實踐者:專業人員在行動中如何思考》,在此書中,蕭恩把教學反思描述為教師從自己的教學經驗中學習的過程,將反思與行動相結合。
新課程要求教師綜合諸多學科的見解,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種種知識與經驗,不斷修正原有的目的與方法以切合情境的變化和具體需要,解決具體的問題。這種對實踐的反思能力,正是教師面對新課程挑戰所需的重要素質。
教師成為反思性實踐者對提升政治教師素質意義重大。無論是經驗習見的重構,知識結構的完善,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個人理論的形成,都要求教師進行反思,而且這種反思是基于實踐基礎上的。鐘啟泉教授曾經分析過推進教師專業化中的兩個對立的“范式”:“技術訓練者”范式與“反思性實踐者”范式。他認為,“反思性實踐者”范式中的教師的“專業性”是憑借“實踐性知識”——運用高度綜合的見識所展開的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的成熟度來保障的。這種專業成長的特點是在實踐性的問題解決中所形成的“實踐性知識”的發展。對于一線工作的政治教師而言,只有課堂上身體力行的實踐才能轉化成教師的內在素質。
做反思性實踐者,要求政治教師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資料表明,政治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遭遇的種種困境均來自于實踐與理論的脫節。因此,提升政治教師素質要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始終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結合起來。
做反思性實踐者,要求政治教師創造性地面對真實課堂。只有在教學中,遇到問題,真實面對,堅持思考,嘗試實踐,坦率而真誠地面對教學中學生的真實狀態,才能抓住每一個棘手的現實問題中蘊涵著的教育契機和資源,有所革新,有所創造,與新課程同行。
二、注重自身學習和素質積累
1.放眼未來,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終身學習是通過一個不斷的支持過程來發揮人類的潛能,它激勵并使人們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境中有信心、有創造性和愉快地應用它們。”終身學習對于政治教師提升素質的重要性,可以用終身教育的內涵來解釋。終身教育是終身學習的具體形式。《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在論述終身教育時強調“應重新思考和擴大‘終身教育這一觀點的內涵。一方面,要繼續重視終身教育使人適應工作和職業變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要重視終身教育在鑄造人格、發展個性以及增強批評精神和行動能力方面的意義。”明白上述理念對政治教師的終身學習不無啟示。
2.著眼新課程,有重點地學習
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學校是學習共同體,教師是成人學習者。基于政治教師素質的提升必須為推進新課程改革服務,本人認為當前政治教師必須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學習:
(1)現代教育理論類。包括思想品德課程的性質與功能研究,現代教育學、教學論、課程論、學習論、現代心理學、思維科學等方面的內容。
(2)創造性和綜合實踐類。包括思想品德學科和綜合教育的關系,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繼承與創新等。
(3)方法論或教育技術類。如思想品德課教學設計方法、案例分析技術、運用信息技術和評價技術,政治教師課堂技能訓練等。
(4)研究類學習內容。包括思想品德課教法的理論與實踐,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思想品德課教育研究方法等。
參考文獻:
1.劉良初.對教師素質現狀的調查及反思[J]湖南教育,2002.(14)
2.張莉.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對思想政治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01)
3.季萍.時代性語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01)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九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