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州
摘 要: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對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特點及成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及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對策
一、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格接班人的戰略需要
高職大學生已成為我國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整體素質,關系到高等教育能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接班人這一重大問題。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以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加強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意義。
2.是提高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現實需要
當前,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個別高職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影響他們正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與確立。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高度,以對大學生健康成長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現狀
1.思想政治狀況的多樣性與功利性
我國目前設置的各類高職院校招生情況比較復雜,既有普通的高中畢業生,又有來自中等職業教育的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的畢業生,還有來自社會的成人學生。由于生源的多樣性,導致其思想政治狀況的多樣性。在參與政治的價值取向上,相當部分的高職大學生具有明顯的功利性。這些特性使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難度要大。
2.價值取向的實惠性與就業觀念的穩定性
大多數高職大學生能夠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他們在高職階段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為自己將來能成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第一線應用型人才作準備。而對“務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不感興趣。這樣,高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之普通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低,適應多個崗位的能力要差。高職大學生的這一特點要求高職教育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
3.心理上的自卑性與突出的社會性
高職大學生的主體是普通高中畢業生,高考成績遠遠低于普通高校大學生。因此,在一些人眼里,高職生就是落榜生,高職教育就是低層次教育。社會上的這種偏見給高職學生心理造成很大陰影。再加上在就業問題上,使高職大學生承受更大的就業壓力。心理上的自卑導致高職大學生自信心明顯不足。另外,高職大學生的教學實踐以及來自企業兼職教師的言傳身教,也加速了高職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三、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首先,要確保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學時。整個教學計劃中要結合實際加以調整,保證足夠的學時,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學時,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既可以彌補理論學時的不足,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最后,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除了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探索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課堂上形成師生良性互動外,還要根據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多樣化、功利化等特點,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2.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高職院校要加強并突出職業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別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生產實習、實踐中踐行職業道德規范,切實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效能,使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品質和行為在就業前就能與人才市場的要求接軌。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要與心理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針對高職學生心理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高職院校應向普通高校一樣,開設心理咨詢中心,配備專職或兼職心理咨詢教師,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應按照國家教委規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使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社會各種競爭。
參考文獻:
1.陳云峰.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析[J].文教資料,2008,(08) :207-209
2.黃小蘭.以人為本,加強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的主體性教育[J].文教資料,2008,(15):195-197
3.劉麗萍.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的思考[J].消費導刊,2008,(10):224-225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質量工程職業學院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