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鋒
[摘 要]檢察機關是新時期和諧社會的建設者。我們基層檢察機關處在檢察工作的最前沿,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檢察機關只有全面履行好檢察職責,切實維護司法公正,努力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強化;檢察;職能;構建;和諧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肩負著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神圣使命,可以通過發揮自身的職能,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對于促進國家機關依法執政,保持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維護司法公正,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地說,就是通過發揮批捕、起訴職能,嚴厲打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和盜竊、搶奪等多發性犯罪;通過加大查處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力度,突出查辦大案要案,嚴肅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凈化經濟發展環境;通過加強訴訟監督,使有錯的案件得到糾正,使違法的行為受到處理,使犯罪分子受到打擊,使冤枉的當事人得到保護,重點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犯法、司法不公等嚴重違法犯罪問題,以此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檢察機關還要注重強化權利平等和人權保護觀念,重視人權,尊重人權;注重強化程序觀念、證據觀念、司法公開觀念,正確處理檢察工作和全局工作的關系,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同時,還要處理好打擊與保護、辦案與服務的關系,要妥善處理涉法上訪問題,努力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首辦環節,不斷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水平和能力。
新時期的檢查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切實加強檢察機關和法律監督能力建設。要做到切實提高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切實提高促進反腐敗能力、切實提高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能力、切實提高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的能力,切實提高自身監督和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能力。同時,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檢察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和改進對檢察工作的領導,積極發揮檢察機關保穩定、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用檢察職能的有效發揮,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和諧社會。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檢察機關還應結合具體實際,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即:正確處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正確處理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正確處理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關系;正確處理維護司法公正與促進司法效率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以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
1.檢察機關要立足自身職能,不斷提高服務大局的自覺性。
2.檢察機關要不斷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力度,創造廉潔的政務環境。
3.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打擊刑事犯罪、化解社會矛盾職能,創造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4.檢察機關要不斷強化訴訟監督,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創造公正的司法環境。
5.檢察機關要以司法誠信帶動整個社會誠實信用準則的確立,創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為切實發揮上述職能作用,檢察機關應當采取如下措施實現社會和諧:
一要以公平求和諧。檢察機關要通過依法履行職能,使有罪的人受到懲罰,使無罪的人不受追究,使人權得到尊重,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力實現公平,以公平構建社會和諧。
二要以效率求和諧。從法學理論上講,公正是司法的最終和最高目標,效率是通過司法實現公正的最佳狀態。在保證公正的前提下,效率是司法的內在追求之一。如果不講效率,久拖不決,群眾的生活處于長期的不穩定狀態之中,就可能導致天平失衡,導致公正難以實現。因此,檢察機關在尊崇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研究司法規律,創新檢察機制,使案件在檢察環節加快進度,加快周轉,滿足人們對效率的追求,以效率體現公正,以效率推動社會和諧。
三要以監督求和諧。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要通過打擊犯罪,懲治腐敗,保護人權,促進每個公民、特別是國家工作人員遵紀守法;要通過預防職務犯罪,反腐倡廉,監督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創建良性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和諧。
四要圍繞構建和諧社會使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檢察機關既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又是和諧社會的受益者。如何通過發揮自身職能,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對檢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檢察機關必須以“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統領檢察工作,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改革創新,全面發展,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故此,檢察機關應圍繞下述幾點做好創新發展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實現體制創新。現行的檢察制度,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適應我國政治體制和基本國情,適應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需要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證明,現行檢察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也是有其自身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但也不可否認,目前的檢察工作還沒有完全適應司法規律的要求,也不能滿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要在黨關于司法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下,圍繞強化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這個主題,對現行檢察制度進行完善和發展。
二是提高素質,實現主體優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下轉41頁)(上接37頁)本,把“人才強檢”戰略作為實現檢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制高點”,全面提高檢察隊伍素質。一要提高政治素質,包括理論修養、政治覺悟和職業操守等。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干警頭腦,增強檢察干警理論修養和政治覺悟,保持檢察人員政治上清醒,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二要培養檢察官養成高尚的情操,樹立檢察干警對法律的堅定信仰和對檢察事業的強烈使命感,形成推動檢察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三要提高業務素質,切實加強檢察干警的崗位培訓和專項業務培訓,規范任職資格培訓和晉升培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提高干警執法水平,造就一批檢察業務尖子和檢察法律專門人才。要通過專業訓練和長期的實踐,錘煉一批具備深厚法律功底、成熟社會理性、高超司法技能的檢察骨干。四要提高文化素質,提升檢察干警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造就一批智能型、前瞻型的高層次人才,實現執法水平的優化升級。
三是改進方法,實現機制靈活。目前是我國社會矛盾的多發期,犯罪居高不下,檢察機關辦案壓力日益增大。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合理配置現有檢察資源,改進檢察工作方法,構建靈活的檢察工作機制。首先,要完善檢察機關追訴犯罪機制。建立檢察引導偵查取證機制,提高公安偵查質量和效率。研究完善批捕起訴的證據標準,規范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執法活動。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安機關偵查活動和采取強制措施的隨意性問題,完善立案監督和偵查監督的措施。繼續推行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簡化審改革、庭前證據展示制度改革、提出量刑建議等,節省司法資源。其次,要完善職務犯罪偵查機制。要繼續完善“以省級院為指導,分市院為主體,基層院為基礎”的辦案機制,提高檢察機關突破大案要案的能力。要實行嚴格的案件流程管理,對各個辦案環節進行嚴格規范,保證每個環節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和處理。要落實個案質量考評制度和自偵案件宏觀評價機制,建立案件質量保障體系,推動辦案工作的健康發展。要探索建立檢察一體化和偵訴一體化機制,使現有檢察資源優化整合,促進檢察職能的充分發揮。再次、要強化法律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提高監督實效。
四是營造氛圍,實現環境優化。檢察機關要發揮職能,為社會和諧創造良好環境,同時也要爭取自身發展的良好環境。要緊緊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部署,將檢察工作納入構建和諧社會的大盤子中去謀劃,去安排。關鍵是要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是處理好檢察一體化與地方領導的關系。要主動向黨委請示、匯報檢察工作,對黨委的指示要認真貫徹落實,自覺接受黨的絕對領導,爭取黨委對檢察工作的支持,并很好地在工作上協調多方關系。第二是處理好檢察一體化與地方人大監督的關系,把接受人大監督當成檢察機關的自覺行動。第三是處理好檢察一體化與政府在人事、經費等方面的關系。我們提檢察一體化,在人財物上爭取上級檢察院的支持,固然是件好事,但也要得到地方的支持。必須將爭取上級檢察院支持和地方支持兩者結合起來,從而充分發揮好檢察職能,強化監督,公正執法,以業績優秀求環境優化。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涉及到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因此,社會中的每個系統、每個部門,甚至每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與社會和諧相處,做到誠信友愛、照章辦事。黨中央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部署,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放在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三位一體,擴展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內涵的進一步豐富。檢察機關貫徹落實這一精神,就是要自覺融入大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強化檢察職能,努力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努力促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