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晶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信用管理學的教學現狀,結合本課程特點,對信用管理學的課程教學與能力培養進行探討,提出從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利用案例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信用管理學;課程教學;能力培養
一、國內信用管理學教學的現狀
隨著信用交易規模的日益擴大,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我國的信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經濟活動中存在著大量失信現象:企業間“三角債”屢清不止,銀行不良貸款不斷增加,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絕等。要改善我國的信用環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最重要的就是信用理念、信用知識的教育和普及。
西方發達國家對信用管理教育高度重視。在歐洲,有專門從事信用管理教育的“信用管理學院”,美國長春藤盟校之一的達特矛斯學院和英國的里斯大學都培養信用管理專業的碩士生。美國的國家信用管理協會還在一些高校開辦信用管理專業課程,以培養大中型企業的各級信用管理經理人員為目標。而在我國,高校信用管理專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僅有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吉林大學三所大學開設了信用管理專業課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開辦了信用管理方向教學。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深入,預計未來會有上百萬人員走上信用管理的崗位。因此,信用管理課程的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信用管理學的課程特點
信用管理學是研究現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術的一門應用型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以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財務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銀行管理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同時也需以相應的數學和外語基礎為學習前提。
信用管理學主要介紹信用管理相關概念、企業信用管理、銀行信用管理、個人信用管理、國家信用管理、證券信用管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評級機構及評級方法、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和評估方法,具備對信用進行管理的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①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從各種渠道收集客戶信息(官方來源、內部來源、公共媒體來源、征信企業提供的信用調查報告等);②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核實整理;③進行客戶檔案的管理;④運用財務報表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營運能力以及盈利情況;⑤確定信用政策,制定總的授信計劃;⑥在對客戶進行資金調查的基礎上,設置信用標準,篩選客戶,確定最終授信對象;⑦運用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確定每個客戶的具體授信額度以及授信條件;⑧對企業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以及商賬外包服務,對銀行進行信貸風險的控制;⑨進行個人信用評估,以及個人信用檔案的建立;⑩掌握主要消費貸款的種類,以及住房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消費的信用風險防范問題;{11}確定國債的適度規模,了解我國國債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外債管理;{12}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構建社會信用體系;{13}了解世界主要的信用評級機構以及評級方法。
三、對信用管理學教學模式的探討
信用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而且,湖南商學院屬于地方商科院校,所培養人才主要服務于地方企業,因此,在信用管理學的講授過程中,側重點必然不同于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學術型大學,應該更加注重實用性與能力培養?;谏鲜鲈?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信用管理學的課程教學與能力培養進行探討,希望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1.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
在信用管理學教授過程中,師生角色由主導型向伙伴型轉換,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學習轉換,就要充分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勤思考、多提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在講授企業信用管理的章節時,采用討論式的教學互動模式,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圍繞某一中心議題,各抒己見、共同探討,達到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目的。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思維,通過相互間的討論,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2.善于利用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想要使之發揮最佳效果,還需要作充分的準備。首先,要明確通過案例教學,準備達到何種效果,解決何種問題。例如,在講到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時,我運用了一家民營企業的案例,給出了該企業信用管理的現狀,讓學生討論該企業在信用管理上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由于引導得好,學生討論熱烈,列舉出了一系列的改進辦法,其中不乏一些新穎想法,從而成功地達到了應有的效果。其次,選擇符合教學目的的案例。比如,在進行國際貿易中的信用管理的教授時,我選取了格蘭仕等一些外貿企業的信用管理案例,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后,做好案例點評工作,這也是案例教學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師通過點評,可以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總結,并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加以應用。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的有效途徑。實踐教學的方法很多,如采用情景模擬教學、實地考察教學、實訓體驗、影像放映等。筆者在信用管理學的教學過程中,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如在講解企業資信調查時,引入實訓體驗,讓學生選取現實中的一個企業,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該企業相關信息,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嘗試撰寫企業信用調查報告,分析該企業的信用情況。
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實地考察教學。今后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到一些大型的企業、銀行的信用管理部門進行參觀、考察,實地了解信用管理部門的運作、信用管理人員的職責、客戶資信的評估、信用額度的審核與發放、應收賬款的管理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4.改變考核方式
以往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僅憑一次書面考試就決定學生的成績,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筆者對考核方式的改革進行了一些嘗試。在期末考試中,可采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與現場抽題答辯的考核方式。教師首先選取若干信用管理案例;然后讓學生抽簽選擇,確定各自的案例后,在規定的30分鐘內完成案例分析報告;最后進行現場答辯,檢驗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麗華,余凱成.管理案例教學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 蕭曉東.管理模擬教學的發展與創新經濟管理[J].新管理,2001(22).
[3] 張艷玲,劉艷良.管理學教學模式分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3(5).
[4] 侯寶力.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教育科學,2003(8).
[5] 苗雨君.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教育與經濟論壇,2004(1).
[6] 施斌.論多元互動教學模式[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21(4).
(作者單位:湖南商學院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