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洲 徐 楠
中圖分類號:TB23Th1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0-204-01
摘要:設計圖學作為工程界的語言和工業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啟蒙工程意識、建立工程概念、培養空間思維能力的基礎素質課程。而職業技能考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證明持證人設計制圖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計算機繪圖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所以開展與職業技能考試相結合的設計圖學課程改革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設計圖學;職業鑒定;課程改革
工程圖樣歷來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既是現代生產的依據,又是技術革新和技術交流的工具。因此成為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一門最基本的課程。學生制圖能力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各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關系到學生的技術能力、生產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從一個側面代表著學生的技術素質,也代表著學校的基礎理論水平。
一、設計圖學課程改革發展歷史階段
1.第一階段手工二維繪圖
1978年以前設計圖學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都沿襲老的制圖課程體系。在所有專業的制圖課程均在新生一年級開設,學時較多,畫法幾何的內容占了整個學時的三分之一強。畫法幾何的難度和深度較大,習題和考卷的難度都很大。設計制圖部分對學生手工繪圖能力的訓練幅度很大,對圖面繪圖質量要求很高,學生的制圖作業強調黑、光、亮。1978~1996年,教育改革提到了議事日程。本課程也進行了教學改革的嘗試。但僅停留在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內容的增刪上。基本體系沒有做任何的變動。
2.第二階段二維制圖與計算機繪圖
1996-2002年,根據教育部制圖教學指導委員會修訂的“工程制圖教學基本要求”,學時逐漸縮減,畫法幾何中圖解法等知識等的難度有所降低,加強了徒手繪圖和草圖繪制的訓練與要求,增加了計算機繪圖的內容,在教學手段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電化教學全面開展,購置了錄像放映機、幻燈機等電化教學設備。多媒體技術制作CAI課件在教學中得到初步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繪圖就成為熱點。如何使計算機繪圖和畫法幾何、設計制圖緊密結合,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3.第三階段三維制圖
2002年至今,《設計圖學》課程教學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化。從教學觀念上,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體系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從教學體系與內容上,將計算機圖形學與傳統的設計制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體系;將原“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課程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增加了計算機三維實體造型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等與現代設計技術緊密相關的內容。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加強采用CAI等現代教學手段,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教學課件運用到教學當中。新課程體系遵循從三維立體到二維圖形的認知規律,加強投影理論和制圖基礎等傳統內容中的經典部分,把計算機輔助二維繪圖、三維造型與經典的工程圖學內容融為一體;以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徒手繪制草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的能力。
本課程經歷了上述階段的教學改革,總的發展趨勢是:總學時和傳統內容減少,逐漸融入和加強有現代特色的內容,課程內容體系呈現出多種模式,教學環境和手段計算機信息化,圖學教育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總學時減少、調整和精簡畫法幾何方面的內容設計圖學是一門量大面廣的基礎課程,是學生啟蒙工程意識、建立工程概念、培養空間思維能力的工程素質課程。
要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圖學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閱讀與繪制圖樣的能力;即培養學生的四個能力。
(1)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把空間思維變成圖形的能力
(3)培養學生把圖形變成模型的能力
(4)培養學生繪制圖形的能力(包括計算機繪制圖形的能力)
這四個能力實際上是構思、表達、讀圖、建模以及制圖能力。是本課程原有的精華即表達和讀圖的能力。
4.從教學觀念上根據構建主義理論進行更新,在吸取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基礎上,轉變教學觀念,即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體系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
(1)以學生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2)以教師為對象的教學內容處理的指導原則。
5.從教學體系與內容上以實踐導向的課程體系理論為基礎,提出以面向工程、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改造傳統的學科。
(1)增強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開設《圖形處理技術》選修課。
(2)加強計算機圖形技術與學科的結合,即AutoCAD與課程結合,計算機圖形學與傳統的制圖融合在一起并予以實現。
6.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1)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開發輔助教學課件,并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
(2)三維圖形將是未來發展趨勢,但目前二維圖形尚有較大的存在空間,為此在課程中加入了二維與三維圖形轉換的內容,在課程中引入了建模技術及模型制作。
(3)加強制圖技能訓練過去的實踐環節主要是木模測繪、零部件測繪等,而現在的實踐環節除了保留并加強以前實體測繪環節外,又增加了計算機三維造型技術,計算機三維造型促進了學生三維形狀和二維圖形之間直覺思維的形成,對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很受學生歡迎。
7.從教學評價標準上制圖教學的改革應以改革傳統的考試辦法為切入點,建立以職業證書考試為目標,以職業技能為主線的思想,重新制定制圖教學評價標準。將制圖員證書考試與制圖教學考核相結合。學生參加制圖員考試,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通過制圖員考試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檢驗學生所能達到水平,促進制圖教學與計算機繪圖緊密結合,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考試辦法和評價標準的改革,使能力本位的教育得以落實,使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真正體現在每個學生身上。
二、提高學生識圖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以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在各個行業都得到廣泛了的應用,在機械行業已普遍使用計算機進行機械產品的設計,工程圖已有主要依賴手工繪制轉變到主要依賴計算機繪制,制圖員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證明持證人設計制圖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計算機繪圖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用人單位明確提出必須有一定的制圖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制圖員證為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設計圖學課程教學中以考取職業證書作為教學的一個目的,以及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既體現了教學的特色,又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基礎,所以開展與職業技能考試相結合的設計圖學課程改革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