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強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已成為現實和趨勢,本文就網絡教學平臺支持下學生實現學習能力提高的可行性、方法、注意點三個方面作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教學 網絡 平臺 學生 研究性 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接入,不但給學校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使網絡教學有了重要的后臺支持。本文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就如何創建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作一個理論和實踐的探究。
一、建立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可行性
網絡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更從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諸多層面賦予教學以新的含義。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三方面的顯著特點:
1.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借助于媒體網絡技術,老師的備課實質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創作過程。它需要教師對知識的再加工,需要融進教師的個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體現教師作為一個有個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領,經過這一個準備過程,有利于教師的成長與進步,使教師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2.知識信息的整合性
多媒體網絡教學非常強調教學中知識信息資源的多元性,并且根據教學的要求,進行課程的整合,實現對知識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和整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從接受性學習轉向研究性學習方式,實現自主、探究、個性化的學習,通過對網絡資源進行新的加工,在實現知識建構的同時,順利實現能力的提高。
3.教學過程的合作性
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中的合作包括教師、師生、學生之間的合作。從教師之間的合作來看,多媒體網絡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個體性,使教師利用技術建立更為便捷,有效的團隊關系,而且實現經驗、科研成果的共享,獲得更廣泛,更有力的教學支持。
從師生合作來看,多媒體網絡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結構關系,也改變了師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容易建立共學的關系。
從學生之間合作關系來看。多媒體網絡教學為學生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多種可能,使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
二、建立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
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是指在網絡專用教室環境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網絡課件或網上資源,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按照教學計劃在網絡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等研究性學習方式,達到自主建構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全新教學方式。該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把以教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為重心,“主導”與“主體”有機結合,變“學會”為“會學”,由學習知識為重心轉移到以培養能力為重心,“基礎知識”與“能力覺悟”有機結合,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相統一的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設計典型案例作為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必須是關鍵性的和富有挑戰性的,能激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通過情境激趣,促使學生主動發現,激發探索知識的激情。
2.自主學習、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教學中創設的課件平臺,圍繞提出的問題,進入網絡教學課件,通過網絡課件導航提供的幫助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即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超級鏈接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并借助教師提供的網上資源收集各種與學習內容有關的信息,對信息進行去粗存精、分類、歸納、整理、內化、貯存,從而實現知識的探索和創新。教師則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室遠程控制中的電子舉手和遙控輔導功能,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提供適當幫助和作個別輔導。
3.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網絡教學提供的人機交互平臺,拓展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之后,借助網上BBS平臺,讓學生圍繞各自的學習體會廣泛交流、討論,相互間解難釋疑。
三、建立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注意點
網絡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使得網絡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發展。但是要使網絡教學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真正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必須要注意目前網絡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和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教學的日益普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網絡教學成為一種主流教學模式的背景下,作為教師,要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主動進行網絡教學平臺的建構,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達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課改目標。
參考文獻:
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
何克抗.《關于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思考》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
作者單位:太倉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