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增康
摘要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體制不完善、認識上的錯誤,在一些領域出現了自私自利的“潛規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消極破壞作用。本文指出應該通過各種舉措消除潛規則,形成正確認識,調動和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加速推進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進程。
關鍵詞潛規則 利益 治理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378-01
和諧價值觀是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新價值觀內容之一,其本質特征就是要兼顧社會所有成員利益,實現公平正義。潛規則則反其道而行之,是為個人及少數人謀利益,本質上是個人主義。
潛規則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整體價值觀和個人主義自從人類社會誕生就相伴而行。潛規則在歷史上任何社會形態下都是存在的。
潛規則既有它歷史的一面,也有它的時代特點。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隨著政治經濟條件的變化,個人主義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會表現出新的特點。社會結構比較簡單的情況下,個人主義的行為常被稱作壞風氣,比如說封建社會官場腐敗之風,我黨也常進行整黨整風,如說堅決剎住走后門之風等等。這種時候,風俗習慣、鄉規民約、領導者的控制力對保證社會秩序有巨大的作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基本就是自然農業經濟,個人主義主要表現就是貪官污吏;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商品經濟,經濟活動以及相伴隨的其他社會活動大規模展開,個人主義表現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對公共資源的掠奪,出現了政商、官商勾結,各種不正當競爭、非法經營等。中國進入市場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到關鍵時期,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一些領域體制機制制度還不完善,客觀上存在丑惡現象滋生的空間和漏洞。有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潛規則,有一定道理,如娛樂圈的潛規則、教育界的潛規則、政府機關的潛規則、食品行業的潛規則等等。開放復雜社會形態下,社會流動性增強,道德的制約性減弱,維護社會秩序,建立剛性的社會規則勢在必然,如果不這樣,復雜的社會系統將難以運轉。所以,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道德經濟。依法經營、依法行政等等成為我們行為的時代基本特征。與此相反,有些人所信奉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則是與社會倡導的道德、法制相反的,所以稱它為“潛規則”。
由于人的本質的復雜性,自私自利現性將伴隨人類社會始終。對于這種社會健康肌體的腐蝕劑,我們要把它減低到到最底限度。判斷現今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應該著眼于中國國情。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之下,改革開放中的各中方案都是在多個試驗基礎上,依據客觀規律作出盡可能周全的設計,而一旦在實踐中因認識的局限性導致某些潛規則發生時,又會及時進一步改革加以完善,比如價格雙軌制的取消、消費者協會的建立等等,從而使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得到保證;在取得溫飽、小康的基礎上,到本世紀中葉,在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正緊密的把全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中華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我們祖國大地上展開的是人民勤奮創新、拼搏競爭、團結互助、萬眾一心壯麗畫卷。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和崇高的精神世界。那種用潛規則一葉障目,消極看待改革開放成果的觀點是不負責任、極端錯誤、必須加以反對的。
治理潛規則是一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必須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潛規則現象不及時有效的治理,會影響人們的認知,污染社會風氣,阻礙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進程中利益處現組合變動,特別是市場經濟競爭性、人民民主的發展,人們自主意識大大增強,對自己的權益高度重視;而且,網絡時代,信息具有空前廣泛、迅速的傳播性,一些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前所未有,處理不當,極易造成社會不安定,這已經有深刻的教訓,如華南虎事件、開胸驗肺事件等。因此,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穩定,應該包含對潛規則的及時治理。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是治理潛規則的有效方略。潛規則現象實際是我們的社會體制在一些地方不完善的表現。要消除這一現象,就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正是反映了這一時代要求?!耙敛粍訐u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消除潛規則賴以存在的土壤。
抓住思想道德教育這個基礎,也是重要一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整體觀教育,防止因追求個人利益不當而滑向個人主義,確保個人利益在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之下運行。廣泛開展學習先進典型活動,用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教育、引導群眾,樹新風、揚正氣,為改革開放事業打好思想基礎、提供強大思想保障。
堅持發展民主、加強監督,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違反黨紀國法的的案件,以懲出反面典型進行警示教育。
有些領域相對比較好監督治理,如教育、經濟,而且國家在這方面力度較大,不斷取得新的成效。有些領域如娛樂圈,不易掌握,每每有令人不齒的現象傳出,雖然在社會生活中,它是一個很小的范圍,但由于這個行業在思想觀念傳播中的特殊地位,影響非同一般,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認真加以治理。要大力加強文化體制改革,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產和服務的微觀運行機制、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艱巨、復雜的偉大工程,在其進程中,社會實踐的復雜性、人們利益的差異性、人們認識的局限性、歷史的影響,會導致猶如“潛規則”等這樣那樣不正確的思想,這些都應予見到而且及時地予以糾正。只有這樣,人們的思想才能不斷統一在正確的觀念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積極的、建設性的主觀能動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更快的向前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07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