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青
魏書生說:“做老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我們說:“學校領導不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會像失去了左右手,同樣會吃大虧。”實際上,建設一支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可以使領導省心、家長放心、學生安心。
近年來,我校不斷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對班主任隊伍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班主任工作質量,取得了顯著效果。近年來學校校風純正,學生在這里健康成長,以狀元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全縣一大亮點,涌現了“感動寧鄉十佳少年”黃芳俊同學等一批優秀學生,2008年學校被評為“寧鄉縣感恩教育示范基地”。
一、崗前培訓,擇優聘任
做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需要具備一個合格班主任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學期或學年初,學校首先公布班主任的選聘條件、選拔程序和聘任辦法,全校教師可以自由申報,然后學校對全體申報人員進行綜合素質的考核。經過考核,學校根據該學期或學年的自然班情況,每班聘用正副兩名班主任。學期中開展“班主任幫教工程”的崗位責任培訓,以老班主任的高尚師德、豐富經驗感染見習班主任,用年輕班主任的大膽創新、勇于進取來激發老班主任,促使老少共進、能力互補,極大地激發班主任的崗位責任感。同時,要求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搭建“心橋”,心心相印,即用信心、雄心和愛心感染每一名學生,用傾心、真心與童心和學生建立友誼,用恒心、耐心和關心給差生更多的機會,用細心、公心和苦心處理班級內務。
二、健全機制,落實責任
(一)、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諾制,提升管理質量 今天,我們更加突出班主任自主化管理,體現人本主義理念,推出承諾制。
1.對學生八點承諾
⑴對學生微笑——任何一個學生不會受到冷落和歧視。
⑵與學生交談——每個學生都與老師平等對話。建立“班級談話角”。
⑶幫學生明理——讓學生在具體事例的情感體驗中辨別真、善、美。
⑷教學生求知——鼓勵每個學生提出問題。
⑸讓學生自主——尊重學生的意志,張揚學生個性。
⑹為學生著想——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特別要關注畸形家庭中性格內向的學生。
⑺給學生學習機會——激勵學困生。
⑻替學生保密——不將學生的隱私公開。
2.對學校一點承諾
班級的事情能夠自已解決絕不給學校添麻煩。
3.對家長一點承諾
讓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家長無牽掛。
為保證承諾制落實,學校建立“三檔”,一是家長表揚檔,二是家長反映情況檔,三是校園傷害事故檔。這些機制對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也起到監督作用。
(二)推行班主任“知曉制”
①知曉學生個性;②知曉學生學習行為方式; ③知曉學生的愛好、興趣; ④知曉學生的思維方式; ⑤知曉學生的困難、疑惑; ⑥知曉學生的知音、伙伴; ⑦知曉學生的家庭;⑧知曉學生心理需求; ⑨知曉學生的情感渴盼; ⑩知曉學生家長的真實想法。
只有對孩子真心了解,才能談得上對孩子的真正關愛,只有心靈溝通,才有收到教導實效。
三、措施有力,促進成長
1.互動交流
交流是一種信息傳遞,而同校老師的傳遞,更易于獲取。我校每學期安排一次論文宣講,宣講做到主題鮮明,材料典型,準備充分。交流可促進交流者學習理論,使原有的經驗上升為理性經驗;可引發聽者進行思考,能促進認識的提高。幾年來,我校班主任隊伍中,有二十幾人宣講過自己的論文。交流的另一種形式是在典型的班級中召開現場會,讓大家觀摩一個班的班貌、班風,請老師、干部、學生談建設班級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更易于獲取直觀的經驗。
2.拜師結對
拜師是促青年班主任盡快成長的一種好方法。我們從2006年始組織年輕班主任“拜師”,每學期提出師徒任務,各自完成各項計劃,這樣做使青年教師少走彎路,也利于老班主任率先垂范,可以起到互相補充、共同提高的作用。
3.活動引領
我們學校利用學生活動促進班主任素質的提高,在學校規定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班主任的聰明才智,他們在組織學生的過程中,做思想動員,做技術指導,與學生切磋,溝通感情。在活動中促使老師的素質與學生共同提高。
4.引導自省
設立班主任信箱使班主任及時反思,不斷改進。班主任掌握與學生的心靈溝通的藝術非常重要。班主任信箱的設立,有利于班主任及時發現自己或學生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和行動,不斷改進工作;也可以讓每個學生、家長無后顧之憂地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贊揚或者不滿一吐為快。
5.當面述職
以往不少班主任期末寫工作總結,隨便在網上拷貝一份交到學生處,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求班主任面對學生作述職演說,每學期末,與學生一起回顧走過的日子,總結得與失,回顧苦與樂、成功與失敗,寄予希望,提出建議等,這些對教師本身的成長,對班主任工作認識、情感的升華都大有裨益。
有人講高水平的管理不在于用規章制度管理人,而在于用教育的理論、理念、規律來啟發人、引導人。這樣才能真正激勵人的內部動機。我們對班主任的引導主要體現在:⑴引方法,對班級中的棘手問題,管理者與老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對個別學生的教育管理、突發事件、個性突出的家長的接待,等等。⑵給教師較為寬松環境,對教師在教學中出現過激的語言、行為,采用談心、換位思考的方法。⑶利用會議進行“學”“講”“議”,學就是統一充電;“講”是抓住傾向問題講準、講透;“議”是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或已經發生的問題先干部議,然后年級組議,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6.參與教研
教學改革必須與研究結伴而行。劉勝明老師將馬斯洛需要理論進行了內化,在他的教育中充分體現了人本思想,將學生看成了活生生的個體,認為他們也需要尊重,需要理解,也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劉老師的具體做法是以老師的欣賞,促學生主動發展。他所帶的班在2008年高考中創造奇跡:二本上線15人,重本6人。還有一些班主任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科研在學生身上也結了果,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明顯增強:在活動中,學生設計、分工、組織,老師只當半個導演;在課堂學習中,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初步具有分析、觀察、閱讀、計算等能力。
四、 激勵評價,增強活力
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恰當地引進激勵、評價機制,可以激發班主任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發揮更大的能動性,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績。
1.情感激勵
學校營造 “當不好班主任就不算是一個好老師”“優秀教師從班主任做起”的輿論氛圍,充分肯定班主任的積極作用;學校領導做班主任教師的貼心人,多從家庭、學習、工作上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便于他們全身心投入班主任工作中。我校還注重挖掘每位班主任工作的可取之處、成功之處,并及時肯定、宣傳,充分激發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賀時珍老師所帶畢業班在2007年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將他的經驗總結《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向全縣推介。
2.評價激勵
為加強班主任隊伍的管理,學校制定了《寧鄉十中班主任考核獎勵辦法》,從能力、創新、班風、活動、成績五個方面考核班主任工作。評價時綜合教師、學生、家長等幾個方面的意見,進行縱向、橫向比較最終得出結果,并給予相應的物質和榮譽獎勵。同時,我們堅持每年評選“最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老師”。通過考核評選出的校級優秀班主任,在各項評優、考核、晉級、入黨時優先考慮。
冷靜思考我校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首先是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師德水平發展不平衡,敬業奉獻精神不夠,其二是對新的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缺乏工作藝術性。今后我們在隊伍建設中,將把班主任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努力實現用高素質教師,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戰略目標。
(責任編輯:郭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