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技術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新設置的科目之一,如何利用開放的網絡技術及資源,構建通用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模式,更好地實現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技術能力的教學目標,是當前教育教學思考和實踐的重點。
關鍵詞:通用技術 教學模式 網絡環境
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的一門新興課程。基于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積極擴充課堂信息容量,豐富教學技術手段,構建高效的通用技術教學模式,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課前準備階段
此階段不是單指教師或學生一方對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師和學生在課程開始前的準備階段都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教師是為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豐富性做準備,而學生則是在這一過程充分利用網絡這個信息資源庫進行學習,并在實踐中掌握使用網絡的通用技巧——這同樣是通用技術課程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因為學生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部分學生可能比教師搜集到更全面更豐富的網絡資源,這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體現開放性,并對教師整合利用資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嘗試多設計開放性的題目,例如在講授體驗與欣賞單元時,設計家庭裝修圖征集的環節,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取向選擇自己所欣賞的設計圖等等,最終與學生共同提煉出美的一般標準,并進行相應的人文教育。
二、課堂教學階段
1.極大豐富課堂信息
網絡教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信息量更大,資源更豐富。網絡技術與教學資源的整合,可以突破書本知識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而不斷優化生成新的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環境。例如異地景觀、背景材料、實物模型、重要數據、實驗過程、百家思想等,這類材料能夠極大地豐富教學的資源環境,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根據所要解決地問題去尋找這些資料,并且分析、過濾、重組這些資料,以此種方式進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改變課堂信息的呈現方式
通用技術課教學中,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的資源呈現方式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網絡技術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呈現課堂信息教學信息時的單一和平實感,通過聲音、圖像等方式信息傳遞更加快捷,更具形象性。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準備、制作各種資源為教學服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展示,例如圖樣是表達設計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過去常常利用工具在黑板上進行機械制圖教學,而在網絡環境下則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繪圖技術進行演示,從根本上改變了制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教育的環境。
3.增加模擬實踐環節
通用技術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由于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中不可能有太多動手實踐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設置實踐環節或模擬實踐環節,把實施技術教育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和學生模擬實踐操作過程中,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依據通用技術課的特點,設計符合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條件的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在動手設計、制作的實踐環節中體驗技術與設計,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學習。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設計方案和作品中,體會到設計的樂趣、制作的艱辛和創造的成就。
三、課后評測階段
評價滲透于通用技術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它是提高技術活動有效性、確保學習質量的一種主要策略和機制。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評價檢測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且還可以通過評價后的反饋來改進學習方法。網絡教學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強調學習的形成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交互性強的特點,利用網絡技術制作通用技術課程專題網頁,建立相關項目的資源庫, 給每個學生建立電子檔案, 制作相關的自我評價表格,然后將學生的每次活動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學生可隨時進入網站進行查詢和了解,以便修正今后活動中的言行;也可以將學生的小發明、小制作、設計圖片、獲獎證等利用拍照、掃描、資源整理等技術手段進行展示或制作成演示動畫進行展示。
四、結語
通用技術課程致力于培養并提高學生以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和在一定創新意識及創業意識基礎上的人生規劃能力,而網絡環境下的通用技術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和情景性的特點,充分體現了教學形式和過程的開放性。本文從網絡教學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在網絡環境下構建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網絡環境下的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具有提高學生技術素養和促進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綜合功能,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全民族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麗娜.網絡教學對教學模式的變革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科技.2006,(2)
2.劉亞彬等.基于網絡的案例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9)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孝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