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目前推行新課程改革的熱門教學方式,毋庸置疑,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有許多優越性和先進性,可是由于廣大教師對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還不是很了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具體探討了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上提高有效性。
關鍵詞:英語課堂 合作學習 策略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實踐證明,無論在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還是在學生人格的塑造上,小組合作學習都是一條優化外語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合作小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基本形式。在新教材培訓的研討課、示范課、各種優質課、基本功大賽等幾乎所有的課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影子,但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多數合作學習的討論只停留于形式,往往是老師一宣布“Work in pairs”,前面學生迅速回頭,吵鬧的“討論”聲四起。合作小組里,大家都在說話,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只要老師一喊停,教室里馬上又恢復了平靜,發言的學生一張口說得頭頭是道,但滿口的“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如何如何”,學生關注的仍然是“以我為中心”,而不是“以小組為中心”。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不能產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也就是說“合作學習”并沒有真正發生。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并非是課堂上幾個學生的簡單組合,它需要我們教師精心組織,指導,需要我們的學生認真對待、開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的有效性呢?
一、把握好合適的合作時機是前提
時機之一:輕松、愉快、合作競爭的環境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合作氛圍能讓每一位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樂趣,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時機之二:教師在組織每一次小組活動之前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活動的目的、內容、步驟、分工等情況要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確保活動的有效進行。
二、選擇正確的合作方式是重點
競賽時合作:爭強好勝是小孩子的天性,為了使教學氣氛活躍起來,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以競賽形式開展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經常組織Boys and girls competition,Teams competition,Group
competition,Rows competition等競賽活動,比賽時要記分或獎勵小貼紙、小圖片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表演時合作:英語對話中的人物至少需要兩人以上,在對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分角色表演。這時,學優生可以扮演比較復雜的角色,而學困生為了小組集體的榮譽,也樂于參與表演,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每個同學都在小組活動中得到了鍛煉。
討論時合作:教學過程中,有看圖講故事或編故事的內容。讓學生每次都單獨說一個故事,學習的效率太低。于是,我經常采用小組討論法。小組里的每一個人至少對這個故事要說一至兩句話,然后由其中的一個代表匯報?;蛘?,可以是故事接力。第一個同學說故事的第一句,下面的同學分別接上面同學的話,往下講故事。
作業時合作:在完成課外的一些實踐性作業,可以通過學生合作完成。例如:小組合作辦英語小報,制作英語小卡片等。英語字母寫得漂亮的同學可以負責謄寫,圖畫畫得好的同學負責繪畫,文章寫得好的同學負責寫作或上網查資料,一張張精美的英語小報在合作中完成了,孩子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三、進行合理評價是關鍵
能否用好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成效高低的關鍵。只有引進有效的評價機制,才能使小組活動取得可喜的成果。
評價機制一:比賽過程中的評價
課堂上可以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活躍課堂氣氛。各小組可以自己為本小組命名,如以自己喜愛的動物、顏色、水果等命名,使得學生關心自己的小組榮譽,熱愛自己的小組,小組內部會更加團結協作??梢酝ㄟ^比賽的方式評出“最佳小組”“最佳表演獎”“進步獎”等等,給每個小組加星或加旗等方面的獎勵,使他們更加樂于參與小組活動。
評價機制二:總結性評價
在結束時一般情況下要進行一個總結性的評價,這個評價可以是教師總結性評價,也可以是學生自評、互評等。無論是誰來評價小組活動的情況,都應該多用鼓勵性的評價語。比如:Your group is very good. I like it very much. Well done! Very good! Excellent! Cool! Super! Great!等等。使被評價者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能夠更大程度上發揮他們的潛能。
評價機制三:面向全體的評價
傳統的課堂以教師對學生個人的評價為主。新課程課堂應以小組整體為對象的評價為主,以小組中個體為對象的評價為輔。傳統課堂以對學生個人的結果評價為主,新課程課堂更應重視對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情感、態度、能力的生成變化。
總而言之,在英語課堂上推進合作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舉措,也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進步,但為了把這一成果推向深入,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應該以提高其有效性作為要旨,而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擺花架子,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