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首歌,一首風情萬種的歌。作為教師,應該用真情與智慧把語文譜成一首歌,獻給他摯愛的學生。語文有著動人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真誠的情感、深刻的哲思,它本身就是一首歌,滋潤著孩子的心田。那么,什么樣的語文課才能算是一節好課呢?
一、愛是永恒的音符
語文教材可以說一直在求新,但是永遠未變的是貫穿始終的愛。蘇教版課文《開國大典》《情境識字》《虎門銷煙》《我們愛你啊,中國》告訴學生愛祖國;《奶奶的白發》《花瓣飄香》《母親的恩情》《姥姥的剪紙》告訴學生愛親人;《九寨溝》《臺灣的蝴蝶谷》《荷花》《槐鄉五月》則告訴孩子們愛自然;《番茄太陽》《海倫。凱勒》《桂花雨》告訴孩子們愛生活;《永遠的白衣戰士》《艾滋病小斗士》《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告訴孩子們愛生命、愛奉獻。在這里,愛串起了語文教材,也串起了孩子們天真美好的童年。如何用好教材,把愛的種子播種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讓他們生根發芽,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使命,也是職責。要完成這一使命,我們的語文老師究竟該怎么做,語文課堂教學又應該如何變革呢?我想,要完成這一使命,教者要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要在孩子的心田播種愛,首先自己就必須要有一顆無暇的心。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要看到他們的個性,更要允許他們的不足。教師,課外是學生的朋友,課內是他們的智者。朋友是平等的,只有蹲下身子,放低心靈,真心地做孩子們的朋友,才能讓他們更接近你,從而更快地學習你。而作為智者,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引路人,更是引領路上的快樂制造者。而這一切都源于愛,源于一份無私的愛。愛本是無私的,真心的幫助會衍生傳授知識的快樂,而快樂同樣是會傳播的,當愛與快樂同行,平等與尊重攜手,語文課必將煥發出愛的光芒,照亮所有幼小的心靈。記得在一節市級研討課上,教者上的是《月光啟蒙》,當后來在《母親》的歌聲中讓學生說說母愛的時候,一位個子很大的學生不好意思地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說了母親抓住他的手過馬路的事情,部分學生都笑起來,那位學生竟然啜泣起來,老師沒有笑,不經意地掏出紙巾為他輕輕地擦去淚水,說:“為什么你對這件事情記得那么清楚呢?”沒想到那位學生說:“我就是覺得我這么大了,過馬路媽媽還是那么緊緊地抓住我的手,其實應該是我抓住媽媽的手的。”一句樸實的話語使聽課者無不為之動容,全場沒有一點聲音,那一陣肅穆是對一顆愛心與孝心的敬重。我想,在那一刻,在同伴暗笑的時候,老師的輕輕一擦一定會在他的心里留下終身的印痕。這就是愛,這就是教育,無聲的教育是最美的,也是最動人的。
二、美是不變的旋律
記得有人這樣說過:這世界不缺少美,關鍵在于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啊,給兒童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哦,可是,怎樣給他們這一貴重的禮物呢,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具有更高的美的內涵。縱觀我們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其中不乏美的內容。西湖的濃妝淡抹、長江的氣勢磅礴、兵馬俑的宏偉壯觀、飛天壁畫的曼妙舞姿以及嫦娥的美麗善良、牛郎的勤勞忠厚,更有孔子的循循善誘、夏洛蒂的堅韌頑強從自然到人物,組成了一幅幅壯美的畫卷。怎樣引導學生調動他們僅有的生活體驗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各種不同的美,是我們語文老師必須思考的。我們不能帶著孩子們在繁瑣聯系的泥沼里掙扎、消耗,而是應該讓他們在美的熏陶里快樂健康地成長。
美是需要陶冶的。給孩子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里,我們老師需要什么呢?
1.要有美的外表。外表美也就是儀表美,這是兒童眼里最直觀最形象的美。教師的儀表美應該是簡約、清爽、潔凈的美,他是衣衫里帶著淡淡的肥皂香味和太陽味道的簡單之美,她是素凈的發卡和碎花裙子和諧搭配的平凡之美,沒有半點修飾,只有和藹、大方、睿智的氣質與之共鳴。
2.作為語文老師還需要訓練有素的出自心靈的深情的朗讀,這是感染學生的簡捷有效的方法。也是語文老師的基本功。深情的朗讀是來自天然打動心靈的最輕柔的風,輕輕地拂過稚嫩的心田,必將留下一圈圈最美的漣漪。
作為語文老師還需要一種睿智,睿智之美是走過表象,積淀下來的最深厚的內容,這是華美的樂章。睿智的課堂總充滿活力,,這股活力天長日久一定會給予他的學生一雙善于發現美的靈動的眼睛。
三、情是流淌的曲調
文貴乎情。要領略語文之美,就要讓我們的孩子心中有情。愛國給予他們高尚的靈魂,親情施與他們感恩的心靈,友情賦予生命溫暖的支持。忠于祖國,孝敬父母,感恩朋友,這是一生最溫暖的行囊。我們的老師要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無私的關懷;我們的老師還要愛家人,讓孩子看到家的幸福;我們的老師更要做他們的朋友,給予他們友情的溫馨。和孩子們一起上路,以情育情,帶著他們一起快樂,一起幸福,一起堅強,一起感動,這難道不是語文老師最高的境界嗎?
當我們聆聽著孩子們動情的朗讀,當我們細聽著他們深情的傾訴,當我們看到他們堅強的面容,當我們看著他們開心的笑臉,我們不覺得語文是最美的嗎?
用我們的真情,用我們的能力,用我們一顆火熱的心,把語文譜成一曲特別的歌獻給可愛的孩子們,這難道不是我們最美的情懷嗎?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縣張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