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課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時候,沐浴在春風里的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小學數學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字了,它是有血有肉也有情感的一門嶄新的學科了。多彩的數學需要多姿的課堂,那么怎樣和學生一起營造別樣的精彩,在數學的天空揮舞一道絢麗的彩虹呢?下面是我在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
一、訓練學生擁有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并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占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接著,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去觀察。
我在教學“數一數”的內容時,首先將一幅生動美麗的校園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馬上被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熱鬧場面吸引住了,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時我不急于把問題提出來,牽制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要看的,還可以說說圖上有什么。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后,我再提出要求:“這里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們找一找。”把學生的興趣引到數學上,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觀察,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問題上,自覺地按老師的要求觀察,我再適時地指導觀察方法,有意引導他們按順序觀察。
二、訓練學生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
有序的語言是積極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圖啟發學生說,首先我鼓勵每一位學生試說,并且不作統一要求,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說出來,接著再同桌互相說,這樣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也進了一步。例如:在教學課本中“比大小”的內容時,我先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先觀察并說說圖中畫的有什么?學生觀察了一下,很快就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圖上畫有猴子和一些水果。”還有的說:“圖上有3只猴子和4個梨、3個桃、2個香蕉。”對這些同學的回答,我都給予肯定。然后我再單獨出示3個猴子和3個桃,我問:“誰多誰少?”學生齊口說:“一樣多”。我再說:“誰能把話說得完整一些?”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樣多。”這時,我又出示3個猴子和2個香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說:“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再出示3個猴子和4個梨,學生馬上說:“猴子少,梨多。”這時,我又問:“剛才你們說猴子多,現在又說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還是少呢?猴子、香蕉、梨這三種水果比較,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最多?誰最少?這句話怎樣說合適?請你們同桌討論一下。”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討論時各自都發表意見,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然后,各組代表匯報:“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學生發言很熱烈,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高。
三、訓練學生擁有一雙靈巧自如的手
數學是邏輯的天堂,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同時也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學生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本著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事實,自始至終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入課題,創設操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記得我在教學“7的組成”時,我先讓學生拿出7根小棒,再讓學生把這7根小棒分成兩堆。師:“你有幾種分法?你是怎樣分的?”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很快學生馬上就得出不同種分法,有的說“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就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很快就得出了7的組成。
四、訓練學生形成一個合作交流的集體
數學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學“分類”第二課時“按不同標準來分”的時候,我讓學生以4人一組的形式學習,每個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鉛筆都拿出來,集中在一起,擺放在桌子上,組內先觀察,再討論,最后動手把自己認為一樣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給大家匯報:你們組是怎樣分的?按什么標準分的?想了幾種分法?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們想出了十幾種不同的方法。如:1.按鉛筆的顏色分;2.按鉛筆的長短分;3.按鉛筆中有沒有橡皮頭分;4.按鉛筆有沒有削過分;5.按筆桿上有棱和沒棱分;6.按筆桿上的花紋來分……學生分鉛筆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確實讓我驚嘆。
新課程的實驗教材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極為方便而豐富的資源,它系統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學生的智力,給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場地,也給師生交往、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提供了條件。 我相信,在多彩的新課標下,只要我們有不斷追求的精神,必將給學生一個多彩的數學天空。是我們,在數學的天空里揮舞那道絢麗的彩虹,照亮孩子們歡喜的臉龐!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縣六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