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筆者在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課題研究實踐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口語交際課堂進行優化,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上有自己的一些拙見,也做了一些嘗試。
一、立足課本資源,學會觀察,懂得禮貌用語,為學生進行多方位的口語交際做鋪墊
要求學生先想后說,把一個句子或一件事說清楚,說完整,注意禮貌用語。如教學《學會待客》口語交際時,引導同學們回憶:你跟爸爸媽媽到別人家去做過客嗎?主人家怎樣待你們的,他們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這些問題單個小朋友們都能說出來,只不過禮貌用語不會用,但連起來說就有些困難。作為教師,要設計同一內容的話,只有有禮貌的表述,突出重點,有條理地說出來,才符合要求。通過比較,多次反復訓練,就能有禮貌地通暢地表達了。
二、挖掘學生潛力,延伸教材,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讓口語交際的內容成為教材內容的延伸,一方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能夠通過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提高辨別善惡好壞的能力。如:《坐井觀天》這個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故事最后是這樣說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故事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將故事內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后,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如果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三、聯系學生實際,讓豐富多彩的生活成為口語交際的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
一二年級學生在課堂教學及課外閱讀中,認識了一千多字。這些字及有關的詞句有些常用,有些少用。讓他們多讀、多寫,就能不斷地鞏固所學的詞語,句子,還不斷地吸收新的詞句。如在學習了“勞動”的“勞”時,學生通過查字典,掌握了“舉手之勞”這個詞,通過老師的指點,能夠很輕松地進行運用,如“不用謝,這是舉手之勞”等等。這些識字練習,無形中貫穿了說話訓練,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很多話。
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口語交際也應如此。說得愈多愈熟。在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只要深諳學生心理,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題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激發興趣,并持之以恒,低年級口語交際課堂的效果一定會有明顯的提高。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縣磚墻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