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說:導入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它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熱身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導入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導入得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準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集中精神學習新的內容。下面本人就課堂的教學導入法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導入的基本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課堂導入要注意趣味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認識事物過程中產生的良好情緒。這種心理狀況會促使學習者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并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見,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便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覺積極地學習。
2.針對性原則
課堂導入時要注意針對性。課堂導入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當然,千萬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導入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講清楚課堂教學的目的,為講授新課作好鋪墊。
3.啟發性原則
課堂導入時要注意啟發性。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高中生表現欲強,有一定的表現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問題導入法,談話導入法,討論導入法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這樣,既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新穎性原則
課堂導入要注意新穎性。現在的學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們對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材料越新穎,越是大家關心的事,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參與的興趣就越濃,效果也就會越好。
5.直觀性原則
課堂導入要注意直觀性。心理學實踐證明:識記材料如果能被直接操作或成為活動的對象,識記的效果則更好。目前,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是在一種缺乏語言環境的條件下進行的,因此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條件,利用課本教材,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創設一種有利于語言學習的環境。在平日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得主動、生動活潑,筆者通過直觀導入法,即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VCD等手段,導入教學。直觀的手段要比言語描述更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二、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特別關注導入的原則在教學中的指導意義。每一條原則的提出,都直面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每一條原則的要求,都需要教師在細致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后作出預設。這使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此,我們的課堂導入設計要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里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和平日的積累,舉例探討一些方法。
1.設置懸念,激發好奇
懸念,指的是人們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和掛念,往往給人一種急于探索的心理沖動。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巧設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形成學生產生疑問,關注疑問,破解疑問的學習過程。例如,在講授語法知識方位詞“in,on,under”時,我采用懸念導入法,課前將幾位學生的學習用品藏在不同的地點。上課互相問好后,裝作發現其中一位學生的書不見了,就問“Where’s your book?”學生自己此時也感到很奇怪,全班同學也都將目光關注到他的身上,我接著又用手勢比劃著問:“In your desk? In your bag?”這位學生找了找,搖搖頭,于是我又對全班同學說:“Let’s help him find thebook.”全班同學都在好奇和疑問中興奮地四處尋找起來,其中一位學生迅速在他的桌子里發現并舉起來,我引導他說出“Oh!It’s in my desk.”新授單詞“in”在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下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游戲競賽,趣味無窮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游戲是由愉快原則觸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上課一開始,設計一些有趣又包含課文內容的游戲,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下一步的學習作了一個鋪墊。游戲導入形式豐富多樣:Listen and do (聽一聽,做一做),Let’s whisper(傳悄悄話),Touch and guess (摸一摸,猜一猜),Hide and seek(藏一藏,找一找)等等。如在學習人體部位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蒙眼畫畫。把學生分成小組,每組輪流上臺來組合完成一幅人體部位的畫。教師或學生發口令:“Draw a head, draw a face, draw a nose…”看看那一組組合得好。學生蒙眼畫畫十分滑稽,既復習了單詞,又活躍了氣氛。在導入新課時,猜謎的方法也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思考,好奇心大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直觀導入,印象深刻
直觀導入法是指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等手段導入教學。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它要比言語描述更為明了,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在高一年級The Animals這一單元中,教師在講授文章之前制作了若干動物頭飾,讓學生在課前選擇佩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扮演所選擇的動物并進行介紹包括動物名稱、生活習性、主要食物、生活地帶等。當學生佩帶上頭飾之后狀態立刻變得很高漲,很樂于介紹,并且在下課之后,主動去了解相關的知識及詞匯。還有一次,在介紹families這一單元時,教師要求學生帶來他們的家庭照片。在課堂的導入階段,學生通過投影把照片展示給大家,并且利用已認知的詞匯進行介紹,在過程當中學生自然會遇到一些不會的單詞或句型,這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這堂課的主題——介紹家庭。用“介紹照片”導入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在隨后的課堂學習中目的性明確,并且主動地獲取關于介紹家庭方面的詞匯及句型。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邊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