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語言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新課程標準突出了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和情感表達方面的要求。本文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了寫作教學的幾種有效方式。
關鍵詞:新課標 英語寫作 教學
一、加強英語的朗讀和背誦
教師平時要指導學生多讀多背好句子、好文章,為寫作積累語言材料、長期堅持,定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二、加強詞匯和基本句型訓練
單詞和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沒有豐富的詞匯知識和組詞造句能力,寫作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教學中應從詞句入手,抓好基礎寫作訓練。NSEFC教材的寫作話題新穎,有許多新的常用詞匯、短語和重要句型。教師可每天給出3~4個短語或句型,讓學生造句或進行句型轉換訓練,讓學生盡量用多種句型來表達同一個意思的句子。
三、范例引路,開展模仿性寫作訓練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遣詞造句能力后,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開展模仿性寫作訓練。教師可給出一篇與備寫作文題材和體裁相同的范文,讓學生通過閱讀完成類似話題的寫作任務。學生通過模仿閱讀材料的結構來進行寫作,由知識的輸入過渡到知識的輸出,從而提高書面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
四、教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
首先,讓學生吃透要求,明確內容,把握要點。對題目所提供的文字、圖表、圖片等信息,一定要認真分析,以確定文章的體裁和全部要點。其次,學會變通,化難為易。書面表達有較大的靈活性,寫作時一定不要拘泥于對原材料進行翻譯,可以拐彎抹角地表達出來。一句話正說不行,就反過來說;如果還不行,可以再換一種形式。另外,注意英漢差異,使用地道英語。由于中英語言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在寫英語作文時出現了許多漢語式英語。如“他參軍兩年了”應譯作“He has been a solider for two years.”有的學生卻寫成,“He has joined the army for two years.”其原因就在于不明白英漢兩種語言表達的差別,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總結這方面的差異,寫出的文章才能符合英美表達習慣。
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復雜的訓練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扎扎實實地進行寫作訓練,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寫.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束定芳.外語寫作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湖北省浠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