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作為一門學生在初二年級剛接觸的新學科,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畏難情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這門學科充滿了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自覺主動開展質疑與探究,反之,則會敷衍了事,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筆者多年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平等對待學生,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在物理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開展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我在教學中注重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成績怎么樣,在我的眼里,他們都是我所熱愛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我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等活動,開展了“我們都是祖國未來建設人才”教育活動,使學生明白,每一個人將來都可以成為有用的人才,不管現在的成績如何,每人都會在社會大舞臺上尋找到自己發光的位置,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成才觀,消除后進生的自卑心理。在教學中,我更加關注后進生,因為這是一個更需要教師關心的群體,教師要在學習生活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使他們積極融入班集體,防止他們因為學習成績的落后而被邊緣化,從而在全班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改進教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對學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講授同樣的內容,落后陳舊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則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教學,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強對學生感觀的刺激,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我將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引入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積極置身于教學雙邊活動,通過親身參與來激發學習熱情。我將學生按照5~8人為一組的模式,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開展教學時不將問題答案直接教給學生,而是通過引導啟發,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開展探究,利用小組集聚大家的智慧,讓他們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他們對于一些物理概念、定律理解得會更加深刻。
三、語言形象幽默,緩沖教學重點難點
教師在開展物理課堂教學時一定要講究教學的語言藝術,要注重教學語言的準確、生動、幽默,這樣有利于鞏固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而且能夠進一步緩沖難點知識,降低教學難度梯度。教學語言準確,能夠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加深對教學概念與定律的理解;教學語言形象,會使物理研究對象在學生眼里變得更加生動逼真;教學語言幽默,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一種歡暢樂學的氛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做到生動、形象、風趣、準確、簡練,通過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產生較強的感染力,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愉快,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實驗多做勤練,滿足學生求知欲望
初中生大多處于13~17歲的年齡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充滿朝氣,好奇心強,有著強烈的動手參與欲望,物理學科的實驗對他們非常有吸引力,教師要充分運用好物理實驗這一有效載體。在物理實驗中,學生要腦手并用,不僅要考慮是什么,還要考慮為什么,特別是實驗操作,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學浮力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安排學生自行準備了實驗、雞蛋、器皿等器材,在課堂上開展集體實驗,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與教師的點撥講解,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浮力知識的理解掌握,增強了記憶,激發了學習興趣。
五、積極評價鼓勵,幫助樹立學習信心
在課堂提問中,遇到回答不出來的學生,我從不大聲訓斥,而是溫和地進行提示與啟發,幫助學生開啟思維的大門。在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尤其是班級后進生,平時受到教師表揚的機會就很少,加上物理學科邏輯性較強,容易失去學習興趣與信心,給物理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基礎問答,專門留給后進生回答,在他們正確回答出來以后給予表揚,使他們也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逐步樹立學習的信心。
六、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課堂教學空間
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不能將目光僅僅局限于課堂45分鐘,要注重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空間,將課外活動作為開展物理教學的有效補充。一是可以將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解決作為拓展課堂空間、鞏固理論知識的有效載體,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力、電等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鞏固這些知識的理解運用。二是通過一些課外興趣小組強化學生的物理能力培養,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物理學習能力。三是定期組織一些與物理學習有關的活動。例如開展物理小制作競賽、物理學報評比等,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情感,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建湖縣蔣營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