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心理學理論,興趣是兒童進行活動的主要動力。它可以激發兒童的求知欲,降低兒童意志努力的程度,使其注意力較長時間集中在一定活動內容上,并能喚起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的欲望。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活動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在求知中的重要性。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那么,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呢?這一直是筆者從事教學以來所探索的問題。
一、營造英語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家都知道,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語言環境才能學得好,而我們的學習環境不是英語,這就要求教師要刻意創造英語環境。如:一開始上課就用英語向學生問好,課堂教學采用全英語教學,同時引導學生自己說簡單英語口語,使學生如置身于英語的海洋中。
同時,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自己的態度來激活課堂氣氛,用輕松活潑的氣氛影響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二、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直觀教學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為英語教學提供各種教學情境和真實的交際場合,有助于營造英語交際情境和氣氛。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學生不用借助翻譯就能夠理解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增加課堂使用英語的機會。利用直觀教學也可以使教學方法及方式多樣化,可以使學生的聽覺、視覺、運動器官都參加活動,符合兒童少年的心理學發展規律,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講到“職業”類內容時,我首先出示醫生、護士、教師、農夫身份的掛圖,接著邊指著彩圖,邊用英語向學生介紹doctor,nurse,teacher,farmer等單詞。他們耳朵聽著單詞讀音,眼里看著圖畫,很快就能掌握這些單詞。其次,利用實物將真實生活情景引進課堂,可以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易于接受新知識。例如:教學快餐類單詞和用餐用語時,我準備了一些實物,學生看到這些實物,高興極了。我拿著薯條教學單詞French fries,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該單詞的音、形、義。
除了用圖片、實物教學外,還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服務于教學。教讀課文時,可用錄音機播放課文,讓學生仔細聽音,認真模仿,學習標準的語音語調,還可利用錄音機的錄音功能,自制符合課文內容的錄音,供學生學習。
用多媒體實行情景教學現代教學,能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如我在教學生學比較級shorter,longer;smaller,bigger;taller,younger,thinner等詞時,為了能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這些詞的含義,我用多媒體在顯示了一些動物,如:Monkey, elephant,snake,giraffe,dog等動物,讓學生通過大屏幕,對這些動物進行比較后,讓學生幫助它們找到適合自己居住的房屋。
三、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1.游戲教學,讓學生體驗“玩中學”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融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雖短短幾分鐘,但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如教一組顏色的單詞,我設計這樣一種游戲。每個學生拿一種不同顏色的紙牌,教師發出指令:red, red , red ,sit down please;yellow ,yellow, yellow, touch your nose;white,white,white,open your book。拿相應顏色紙牌的學生就根據指令完成動作。這樣學生既掌握了各種顏色的單詞,避免了反復誦讀記憶單詞的枯燥無味,又運用這些詞匯進行了交際練習。
2.學習動聽的英文歌曲,使學生體驗“歌中學”
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學完人體器官的名稱后,便教他們唱“Head and shoulders”,以加深他們對所學單詞的認識。優美的曲調再配上相應的動作,學生們都饒有興趣。
3.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讓學生體驗“賽中學”
少年兒童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將帶有競賽性質的練習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不但對學生產生一種教學魅力,把他們牢牢吸引在教學磁場里,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及喜歡競賽的心理,還訓練了他們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教學中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
例如,在進行模仿性游戲操作時,讓學生比一比誰是最佳模仿者和最佳模仿搭檔;在練習禮貌用語時,設計搶答題和必答題;在鞏固新授內容時,設計各種擂臺賽;在單元復習時,設計各種活動,評出獎項,獲獎多者可獲得小貼畫等。
4.通過扮演角色,讓學生體驗“演中學”
角色表演是學生喜愛的另一語言交際訓練形式。其基本方法就是將所學的對話或課文讓學生分扮各種角色進行表演。教材的“情景對話”多源于生活,有直觀的情景,很適合角色表演。教師可根據英語學習的不同階段及不同的教學要求,或照搬課本上的對話進行表演,或根據教學材料設計一些人物和情節讓學生去表演。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增強運用學過的句型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講授PEP四年級下冊Unit 5 A Let’s talk 時,三個學生自告奮勇做表演,一個扮Mom,一個演Amy,另一個是Assistor ,兩位學生一同走進“服裝店”,進行選購衣服,問價錢等。同學們輪流表演,教師也不時加入其中。同時,教師鼓勵學生根據所學課文內容靈活自由地表演,強化所學知識,讓學生真正提高在交際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四、正確利用評價激勵機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
注學生的點滴進步,運用Good!,Great!,Super!,Wonderful!,Well done!You are clever!等進行言語激勵,還可以通過畫紅旗、獎勵自制的小星星或小紅花等進行形象化的榮譽激勵,這樣一來,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滿足,因而他們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輕松、樂觀的良好情緒。
總之,興趣的培養是教學的關鍵,而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感興趣,那么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則是一件樂事,“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所以,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英語PEP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學參考用書》.小學英語PEP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P201~204
4.施家孔.如何保持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A].《曲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P23
5.張正東編著.《外語教育學》.重慶出版社,1987
6.高榮.《英語教學激趣談》.《內蒙古教育》.1996年第8期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豁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