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非預期性,因而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fā)生。遇到這種“意外”,可以說是我們很多教師都十分害怕的,怕這意外脫離了既定的教學目標,脫離了設計好的教學軌跡,以致自己無法駕馭而耽誤了時間……這種狀態(tài)已經(jīng)越來越需要我們的老師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為新的生長點,給我們的課堂創(chuàng)造精彩。
一、案例片段
我的設計是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節(jié)日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最喜歡哪個節(jié)日,為什么?這時學生提到了“六一”,我便順水推舟導入本課,今年“六一”的新打算,學生的計劃里密密麻麻地寫著如何的吃,如何的玩,盡情地想象著,怎樣才能更開心、更愉快。這時,我出示了兩組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有兩組圖片,誰能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好多同學,可是他們穿的衣服很破。
生:這些同學看起來生活得很不好,好像很窮。
師:對,我們要比他們幸福多了。那你看到他們時你想怎么辦?
生:我送給他們學習用品。
生:把我的好吃的也送給他們。
師: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老師這還有一組圖片,你們再看?(戰(zhàn)爭中的阿富汗,他們的家園被炮火催毀,美國士兵用槍指著他們的頭)
生:我看到一群孩子在排隊買飯。
生:我發(fā)現(xiàn)這是在打仗,有好多軍人,還有槍。
師:你們看得很仔細也很認真,這是戰(zhàn)爭中的阿富汗。
同學們,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些什么?你又想說什么?
生:老師,我們不想要戰(zhàn)爭,太可怕了。
生:老師,人類不需要戰(zhàn)爭。(正當這時)
生:不,老師,我希望戰(zhàn)爭。
師:為什么呀?(嚇我一跳)
生:因為我想當將軍。(聽了他的話,我猶豫了片刻)
師:你想當將軍呀!(我在想怎么辦)原來你有這么遠大的理想呀!可是你看這血淋淋的場面(教師指著戰(zhàn)爭場面那幅圖)多殘酷啊!你想在這樣的場面下當將軍嗎?
生:(沒說話)
師:你知道嗎?和平年代里也有將軍呀!你看我們國家去年在天安門廣場大閱兵時,那一列列整齊的軍隊,就是有好多的將軍帶領的,多精神呀!你也想帶這樣的隊伍嗎?那你要好好學習,老師相信你將是和平年代最出色的將軍。
生:哦!
一次小小的意外,嚇了我一身冷汗,也引發(fā)了我無限的思考。
二、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遭遇這些不期而至的“意外”時,怎樣使之生成新的生長點,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重視課堂活動的生成性。課堂活動在展開時,由于師生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情不同,常會生成一些新的東西,如道德與規(guī)范的矛盾、來自學生的獨特理解和疑難問題等。教師在對即將開展的教育活動充分準備和設計中多一些“留白”,允許將學生與預設迥然不同的想法、做法移植,并作為寶貴的教學資源,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開啟學生智慧和情感之泉。
2.“教學就是即席創(chuàng)作”。因此教師應敏感地捕捉課堂中有效的生成資源,用活動的真實進程不斷豐富和推進課堂教學,使課堂生活成為一種快樂、積極的生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
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資源,需要教師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偏差、觀點的創(chuàng)意、批評的價值,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上述案例中,面對學生的偏差理解,做為教師的我沒有指責批評他,而是正確的引導,我們應該發(fā)現(xiàn)他理解正確的一面進而充分地肯定他,而后再指出他的偏差。這樣無聲無痕地保護了那個孩子的自尊心。
3.教學中有機地融合預設與生成。從課程實施來看,預設使教學有序,生成使課堂充滿靈氣,只有預設和生成的有機融合才能體現(xiàn)教學智慧。師生在共同處理這個“意料之外”的過程中,達到了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目的。這樣才能做到在預設中生成,在生成中融合,使我們的品德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生命活動的樂園。
作者單位:黑龍江寧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