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加強學生閱讀教材能力的培養,通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想政治 閱讀教材 能力
思想政治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課堂,教師應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閱讀教材能力的培養。
一、細讀序言
現行教材在編寫時每一課都有序言。教師要指導學生詳細閱讀序言,讓學生看明白序言中提示的主要信息,如本課在全書中的地位,本課的主要知識,與前課有什么聯系,思想教育目標要達到什么等,從而讓學生領會序言的基本精神,起到統帥全課教學內容的作用。
二、粗讀課節標題和框題
課節標題和框題是一課整體知識的骨胳,是確立知識結構樹的主干,教學目標和要求也是圍繞它們展開的。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粗讀,把握知識的整體和主干以及內在聯系,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三、細讀課文
精讀課文是整個閱讀過程的重心,一定要求學生讀得細、讀得精。要邊讀邊思考,邊動手,該記的記,該劃的劃,能夠找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整理出教材的知識結構、知識要點或畫出知識體系圖,明確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哪些自己已經掌握,哪些有待于老師講解,做到心中有數。
四、研讀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主要有“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試一試”等,這些活動都是圍繞教學重點、難點或理論聯系實際問題設計的,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活動能夠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增加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也是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鍛煉,絕不能忽視。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研讀。
五、全讀課后小結
課后小結是對全課知識提綱挈領地進行概括和總結。讓學生閱讀課后小結,學生會得到完整的、系統的知識,并能夠成竹在胸,起到厚書薄讀的作用。
六、廣讀課后“閱讀與思考”
教材后面的“閱讀與思考”選擇新穎的材料,提出問題富有啟發性。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不僅在知識上得到鞏固和提高,而且在思維上給學生以開拓、創新的機會,更在思想上給學生以啟迪。要指導學生認真地閱讀和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敢于發表見解,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覺悟上都能夠提高。
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重在自我學習,要求學生培養較強的自主性、自覺性、自律性,同時,要循序漸進,不能搞形式,既要有要求,又要加強監督和檢查。另外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學生年齡、心理特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只要這樣堅持下去,定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王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