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作為一個中學生,我深深體會到了新課程給我們帶來的重要意義。同時,新課程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我們在較短時間內建立新課程的知識體系,需要我們不斷補充新知識,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需要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教學節奏也要相應發生變化。
一、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理念
新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的課程理念,確立了新的課程理念。課改教材的編排注重實踐性,充分發揮了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經歷實踐的過程,從過程中總結出規律、方法,注重思維能力的拓展。新一輪課程改革,在理念上實現了較大的轉換與提升,即從傳統上的整齊劃一的知識性課程目標,到注意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從傳統上的確定性或規定性的課程內容,到動態性的課程內容,注重課程在教學實踐中的創新性;從傳統上單一的課堂適應接受性教學,到回歸生活,注重生活經驗,主動反思、探索和創造;從狹隘封閉,到走向國際理解,吸收了當今現代教育思想中有益的理念。正是由于新的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教材的靈活呈現,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知識面更廣。
二、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目標
新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無論其年齡、性別、民族、文化和社會背景等有什么差異,都有機會接受基本的科學素質教育。并且是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三、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選擇
新課改后,更注重了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也針對學生的興趣、發展潛能和今后的職業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新課程在內容上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加強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的聯系,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關注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四、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方式
新課程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而傳統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冷落和忽視發現與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學習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接受書本知識,學習成了純粹被動的接受或死記硬背。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體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新課程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也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我們更應明確新課程的目標:學習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了解這些知識與技能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關注科學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運用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發展好奇心與求知欲,發展科學探索興趣,有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社會責任感。
靈性的學生,呼喚靈性的教學,讓我們以全新的風貌,走進新課程,創造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湘潭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