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顧名思義,就是寫字的方法。書法,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學校書法教學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能力,提高他們審美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的極好方式,也是學校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認為,當今社會電腦是萬能,不必要求給學生上書法課,但通過實踐證明,回答是否定的,有電腦學生同樣要學書法,更應該把字寫好。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書法教育不可或缺。
一九六二年郭沫若同志為《人民教育》題詞,曾深入淺出地闡明學習書法與培養好習慣,錘煉意志的關系,他指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每個人,無論是從事什么職業,都不可能不和漢字打交道。字書寫得好與不好,與書字者產生直接的影響。長期以來學校抓教學質量,只注重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而忽視了學生書寫。只要答案正確,就能得分。前些年考試設置的卷面分,實際就是學生的書寫分。我認為:書寫能影響質的變化。一篇通暢感人的文章,加上美觀漂亮的書法,就給人以無窮美的享受。同樣一篇好文章,假若文字書寫潦亂,甚至難以辨認,就會使人感覺到心情不舒暢,無意往下讀。再美的文章如沒有美麗的文字相配,是很難吸引人們去觀賞的。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精華,其藝術成就舉世矚目。不僅有一大批精美絕倫的書法藝術精品,更有大批名垂千古的書法大家。柳公權為人正直,在歷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杜f唐書》上說“穆宗政僻,曾經嘗問公權:‘筆可盡善?’對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碑敃r的公卿大臣的碑志,得不到柳公權書寫碑文,子孫就被認為不孝。
由于書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從優秀的書法作品中,體察提按、轉折等用筆的美,剛柔、粗細等線條的美,濃淡、枯潤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結構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我們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感受各家書體的美,如先秦書法的稚樸古雅,魏晉書法的奇逸開張,唐楷書法的法度森嚴,明清書法的個性張揚,直到現代書法的異彩紛呈。從甲骨文的瘦削到全文的凝重,從大篆的隨意到小篆的規正,從隸書的柔美到楷書的嚴謹,從行書的靈動到草書的狂放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材料。因此,通過對優秀書法作品的學習、觀賞和評點,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還可以在書法實踐中產生審美體驗,受到審美教育。
書法藝術可以感化人、陶冶人,使人的情感、意志、體魄等得到深化甚至改變。通過練習書法,能使人薄弱的情感更加豐富,軟弱的意志更加堅強,消瘦的身體變為雄健,毛躁變為穩重,粗心變為細致。通過練習書法,可使人生得到改變。練習書法——練心、練身、練性靈。
作為一個中國人,每天又離不開和漢字打交道,漢字書寫的好壞又是一個人的文化、藝術、工作及生活修養與素質等方面的體現。因此,我們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抓好書法教學,在學書習藝的同時,讓學生從中得到道德、審美諸方面的教育,從面達到全面提高書法教學質量之目的。
參考文獻:
《庹氏漢字速成法字帖》,《挖掘教學潛在因素,提高書法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四川省劍閣縣香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