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建立體現數學教學改革要求的思想理念、注重加強自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習意識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增強學習意識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等幾方面對新標下高中數學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新課標數學改革 教育理念 教學技能 自身素質
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和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21世紀,國家和社會對當代學校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標準,學校不再是僅僅向學生進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而是成為培養學生學習技能、樹立良好學習品質的主陣地。在此情況下,也對學校學科教學的實施者——教師,在教育方法論和教育觀方面提出了切合時代特色的新要求。加之,新課程教育理念和學科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適應新要求,建立新理念,樹立新目標,實現新成效。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在新課標下實現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改革,教師應具備的要求和具體做法。
一、建立體現數學教學改革要求的思想理念
教師要適應課程改革和新課標要求,就必須建立全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昏昏欲睡地聽講,壓抑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單一教學舊模式,要深刻認識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獲取知識相比,更加重要,獲取信息方法與獲取信息相比,更為關鍵,從而樹立人才培養的教育觀、全面進步的質量觀和面向整體的發展觀。正確定位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數學素質教育”要求,實行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按照“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要求,創設學習活動空間,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實現“從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目的。教學活動作為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知識傳授、能力形成、品質培養、觀點交流的互動平臺和途徑。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優化教學內容,活化教學活動形式,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學習活動,激發學生自主能動學習,幫助構建條理明晰、內容完整的系統知識體系,做教學內容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實踐探索的組織者和學習實效的評價者。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樣,課堂知識他們進行學習的途徑之一。因此,教師與學生不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是合作的關系,教師要做好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實踐探索的指導者。由原來缺乏活力的的封閉式教學轉化為體現學生個性的“開放式”自主學習。
二、注重加強自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較,教學內容的包含性、教學知識的抽象性、內容結構的邏輯性、內在關系的嚴密性更強。再加上立體幾何、空間概念等知識抽象思維的要求更高,關系更加復雜,很多學生采用的還是以前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高中階段數學知識時,感到學習壓力大,學習效率低、學習主動性得不到有效促進。因此,教師要在知識理解和傳授上下工夫,多思考、多研究。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自身基礎素質的個體差異,既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有效傳授的教法,又要貼近學生學習實際,仔細揣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找準學生學習知識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整體成績提升的教學目的。1.是活化教學形式。學習能動性是學生學習知識,激發創造力的內在動力。這就要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思維的充分發揮,知識體系的建立,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2.是構建愉悅課堂氣氛。教師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這就要求教師在構建課堂學習氛圍時,要把重心和注意力放在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身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延長學生注意力的持久性,把學困生積極性在課堂學習中充分激發出來。
三、增強學習意識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
俗話說:“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缸水”。教師要適應現代數學教學要求,更好地駕馭課堂教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就要加強自身素質能力的培養,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為實現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加強自身教學素養的提升。教材作為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綱”,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學習實際和教學需要,編排一些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效充實的素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實效。由于教材知識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與其他知識存在密切關系的有效共同體,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運用許多書本上找不到的知識。因此,教師要較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深刻了解數學史、數學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準確掌握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深刻聯系。
總之,國家和社會、新課標和新理念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的要求更加具有時代特征,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刻聯系學生個體差異,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探索素質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實現高中數學教學效果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①江蘇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②江蘇泰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