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亮
(江蘇如東衛生進修學校 江蘇如東 226400)
衛校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初探
季亮
(江蘇如東衛生進修學校 江蘇如東 226400)
人體解剖學屬于形態學范疇,是醫學基礎學科之一,與臨床學科密切相關。衛校學生文化層次較低,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學習解剖學有一定的難度。本文著重就人體解剖學的教學方法改革進行探討。
人體解剖學 教學方法 改革
人體解剖學內容枯燥,名詞繁多,對衛校學生來說是一項艱巨的學習任務,因此衛校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應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
針對人體解剖學繁雜的理論內容,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對教材里的內容進行取舍,把一些難點且與臨床相關性不大的內容進行刪除,以達到突出重點,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必要的知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多媒體已經進入校園的各個角落。教師應該采用這一新興的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圖文并茂,是人體解剖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插圖經過編者精心選擇,能客觀地反映人體形態結構[1]。但傳統教學過程配備的插圖都是平面圖,沒有立體感和動感,上課過程中易產生視覺疲勞,隨著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的發展給解剖學教師帶來了嶄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圖像、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信息與教學內容有機地整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接受知識,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課堂利用率[2]。
衛校學生年級較輕,自覺學習主觀能動性比較差,因此在上完每一節理論課后,應該及時布置相關復習題和思考題,督促學生課后按時復習并消化課堂理論內容。教師在下一堂開課之前提問相關的知識點加以檢查,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其學習。
針對解剖學枯燥的內容,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一些相關的學識方法,使學習記憶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口訣記憶法、諧音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圖表記憶法等,這些由老一輩解剖學專家總結提煉的經典記憶方法十分有效。這就要求解剖學老師認真學習閱讀其他專家總結的學習方法并傳授給學生。
傳統上衛校對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重視不足,忽視了實驗教學。人體解剖學是一門形態學科,因此應該加強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學生在實驗室里親自觀察相關標本,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可以將理論課中學到的知識在標本上加以驗證,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實現認知的飛躍。因此實驗教學是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
衛校應該增加尸體的來源,并將其制作成教學標本,標本數量應該與學生的人數呈正比,保證每一個學生觀察標本的機會。及時淘汰毀壞的標本,保證標本結構清楚完整。
對一些相關結構,如果可以利用紙張等一些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制作的,就可以布置模型制作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制作模型,在這一過程中,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可謂一箭雙雕。
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標本大部分是由福爾馬林泡制而成,味道難聞,加上學生對標本又有一定的恐懼性,因此教師要幫助同學克服困難,進行思想道德和修養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這一學習環節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吃苦耐勞的學習精神,發揮學生的學習主管能動性,以取得更加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中等衛生學校的人體解剖學教學實踐中,要改變教學思想,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要進行一些嘗試和改革,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為社會輸出合格的醫學人才而努力。
[1]蔣孝東.人體解剖學插圖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思考[J].成功(教育),2008(3)∶243.
[2]衣昕,金國華.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解剖學效果[J].中外醫療,2009,28(32)∶6.
R47
A
1674-0742(2010)06(c)-0137-01
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