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飛
中英文動詞用法比較
■冷雪飛
不管是在中文還是英文里,動詞都堪稱語言之王,在英文里,即使是一個最短的句子通常都包含了一個動詞。所以不管我們要做什么表述,動詞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常常認為所謂動詞就是“行為動詞”,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很多動詞的確都表述了某種動作,即“做”某事。比如像“跑”(run),“跳”(jump),“工作”(work)等動詞。但是,還有一些動詞沒有描述動作,而是表述某種狀態的,像“是”(be),“存在”(exist),“屬于”(belong)這些動詞。
與英文一樣,中文里的動詞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靜態的,表示某種狀態,另一類是動態的,描述某個動作。這些動詞可以表述動作、思想活動,或是表現一個事物的存在,改變和消失等等。例如表示動作的“看”“走”,表示事物存在或改變的“有”“發展”等動詞。
從上面的陳述我們可以看出,不論在中文還是英文里,動詞的存在都是非常普遍和廣泛的。因此,對比了解動詞在中英文里用法的異同點,對于我們學習和掌握英語動詞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在此篇文章里,我將選取動詞在這兩種不同語言里使用的四個方面為例子進行具體的比較說明。
英文里存在很多不同的時態,而能表現出這些不同時態的重要標志就是動詞的變化。總體來說,英文里面存在三種基本時態: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具體而言,每種時態里又包含了用來表示完成動作的完成式,正在做的動作的進行式和正在做,并且會在將來某個時間完成的完成進行式。要表示這些時間的變化,英語里面是通過改變動詞本身的形式,例如enter-entered-entering,或是助動詞(have, had,will,are等)的形式來實現的。然而對于中文來說,時態的變化并不會造成動詞的太多改變,我們通常會在動詞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一個詞來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也就是說,在中文里,時態是靠句子中其他一些表示某個具體時間的詞語來體現的,比如“昨天”“明年”,或者用“之前”“之后”這樣的詞來表示句子中兩個詞語的時間關系,而這些詞同樣可以被看作是時間的標志詞。因此,中文里一個句子中詞語的排列順序非常重要,而這個順序和英文里詞語的排列順序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我們分析一些具體例子之前,讓我們首先來看看句子的構成。在中文里,句子的基本構成方式是主-謂-賓,這點倒是和英文很相似。因此在“我吃雞”這個句子里,中英文有著非常準確的對照,即我-I,吃-eat,雞-chicken.但是,當我們把動詞放到不同的時態里去的時候,中英文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中文的動詞在形式上不像英文里的動詞會發生變化,而是主要靠“著”,“了”,“過”這樣的詞來表示不同時態里的動作。比如:我去過北京,這里的“過”就表示了一個簡單的過去動作。回頭來看“吃”這個動詞,在英文里,它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對應其在中文里的表達。例如,“to eat”是不定式,“eat,eats”表示一般現在時,“ate”表示一般過去時,“eaten”是過去分詞,而“eating”是現在分詞。
除此之外,英文里的動詞即使在表示過去時的時候,形式上還會有不同,因為有的動詞是直接在詞尾加“-d”或是“-ed”,而有的動詞則是有其特有的不規則形式。相比之下,中文里最簡單的一個表示過去時的方式就是直接加一個例如“昨天”的副詞就行了,比如“昨天我吃雞”。中文里另外一種表示過去時間的方式是加上體貌助詞“過”或者“了”,這些詞不能單獨存在,但是和動詞在一起就可以表示完成的動作。例如:“我昨天買東西了。”中文里還有一種方式同樣可以表示過去時的動作,就是把“是…的”這個結構放在動詞和直接賓語的周圍,像“我是昨天吃的雞”,這個表達法通常用于著重強調動作發生的時間,而不是動作本身。
大致來說,英文里面的將來時就是把助動詞“will”放到動詞的前面來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或狀態。比如:“I will eat chicken tomorrow.”(我明天吃雞。)由于動詞形式的改變,不管時間標志詞“tomorrow”(明天)是否出現在這個句子里面,我們都能夠判斷出這個動作會發生在將來的一個時間。與此相反,因為在中文里動詞的形式是不會隨著時態的改變而變化的,所以如果句子中沒有時間副詞,我們就無法知道這個動作會發生在什么時間。那么,如果我們需要用中文表達同樣的含義,這個句子就必須以這樣的結構順序出現:我明天吃雞。
在英文里,最常用的三個助動詞是“do,does和did”,因此下面我就以這三個詞作為例子來分析。“do”和“does”經常作為句子的一部分出現在一般時的否定句和疑問句里。例如:“I do not agree with you.”(我不同意你的觀點。)“Does she like music?”(她喜歡音樂嗎?)與“do”和“does”非常相似的“did”也是通常作為句子的一部分用于一般過去時的否定句和疑問句里。例如:“he did not want to go.”(他不想去。)“Did you hear me?”(你聽見我說的話了嗎?)這些英文里助動詞出現在句子里都能表示某種時態。
在中文里,我們也有一些助動詞可以用來表示時態,我同樣用三個詞作為例子來說明它們的用法。第一個詞是“要”,表示“will,to be going to.”比如:“我要去北京。”(We are going to Beijing.)第二個助動詞是“想”,表示“want”.例如:“我也想去北京。”(I also want to go to Beijing.)最后一個詞是“在”,表示“to be doing something.”例如:“他在吃飯。”(He is having a meal.)就像我們上面列舉的英文助動詞一樣,這些中文里的助動詞同樣可以表示某種時態。因此,雖然對于這兩種語言的動詞用法來說,不同是主要的,但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相似點也是存在的。
總體而言,英文里的動詞是要根據不同的時態改變形式的,而在中文里,動詞就只有一個基本形式,這個形式可以用于任何人稱和時態。因此,不管是你“吃”,我“吃”還是他“吃”,“吃”這個動詞可以沒有變化,以一對百地用,也就是說,中文里是不用通過詞形變化來體現這些不同的。
英文動詞的否定形式是很復雜的。當早期近代英語時期簡單的動詞否定形式還廣泛使用時,當代英語里卻普遍要求用否定詞加上助動詞的方式來表示動詞的否定。比如:“I go not”就是古時用法,而“I do not go”或“I am not going”則是當代英語習慣要求的表達法。但是根據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古時還是現當代的英語,動詞的否定都是添加了另外的詞。那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簡單的歸納,英文動詞的否定形式就是用否定詞加助動詞,而不是改變動詞本身的形式。例如動詞“likes”(喜歡)在句子“she likes music”(她喜歡音樂)的否定形式就是“she does not like music.”對于情態助動詞來說,我們也同樣是把否定詞和它們放在一起來構成否定形式。比如“you may not have another cake.”(你不可以再吃一塊蛋糕了。)
中文里動詞的否定形式通常是由在動詞前面加上“不”來完成的。比如:我不吃雞。(I don’t eat chicken.)但是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動詞“有”,它的否定是和虛詞“沒”組合在一起構成的,即“沒有”,而不是“不有”,因此例句“我吃雞”的否定句應該是“我沒有吃雞”(I did not eat chicken.)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中英文的動詞否定方面是存在一些相似之處的。對于這兩種語言來說,動詞的否定都沒有讓動詞本身的形式發生變化,而是通過加入某個詞來表達動詞的否定含義。
英文里問句的基本結構很簡單,通過使用助動詞構成“助動詞+主語+主要動詞”的疑問模式。例如“Do you like chicken?”(你喜歡吃雞嗎?)對于用于一般現在時或一般過去時里的be動詞,我們不需要使用助動詞,只需要直接把be動詞和主語的位置顛倒一下就行了。例如“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國人嗎?)或“Were you at home last night?”(你昨天晚上在家嗎?)
和英文不同,中文里有兩種方式來形成問句。第一種是使用虛詞“嗎”,把這個詞放在一個陳述句的句尾就可以把這個句子變成一個一般疑問句,不用對動詞的形式做任何改變,也不需要改變主語和動詞的位置。請看下面的例子:
陳述句:我吃雞。(I eat chicken.)
疑問句:我吃雞嗎?(Do I eat chicken?)
第二種是用“動詞-否定詞-動詞”或“否定詞-動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看作是對上面一種否定方式的替換。它是通過在動詞的前面加上“不”,然后再重復一遍這個動詞來實現的,因為在中文里,“不”這個詞可以用來否定絕大多數的動詞,所以在一個含有某個動詞加上其否定式的句子里,你可以直接用這個動詞或是它的否定式來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句:
陳述句:我吃雞。(I eat chicken.)
疑問句:我吃不吃雞?(Do I eat chicken?)
再看“你懂不懂?”這句話,如果按字面翻譯成英文就是“You understand not understand?”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有”這個詞否定的特殊形式,在這里也同樣適用。因此,對于“動詞-否定詞-動詞”這個結構,“有”(to have)必須用否定詞“沒”,而不能用“不”,但是其余部分還是適用于這個相同的規則的。比如,“你有沒有貓?”(Do you have a cat or not?),按字面順序翻譯成英文就是“You have not have cat?”
通過上面所陳述的在這兩種語言里動詞使用的四個方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中英文的動詞在使用時的一些共通之處,了解這些相似點會幫助我們理解學習英文動的詞用法時進行正面的聯系和聯想,減輕學習的負擔,而掌握它們的不同之處又為我們避開混淆點,理清英語用法和規則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