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倫
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與實施形態
● 王文倫
為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不少地方和學校都出臺了相應的加強生命教育的指南或綱要之類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進了生命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但從學校具體實施的效果來看,生命教育還存在許多值得進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問題,需要從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和實施形態上加以協調和解決。
從生命教育的內涵來看,生命教育是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生命教育具有發展生命認知、生命體驗和生命實踐的功能。這種發展功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具有整體性意義,因而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功能。生命教育的發展功能決定了中小學必須通過多種教育形式,對中小學生進行生命與健康、生命與安全、生命與成長、生命與價值和生命與關懷的教育,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認識、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態度,學會欣賞和熱愛自己的生命,進而學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關懷和欣賞,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生命教育除了發展功能外,還具有預防和干預功能。預防功能主要是針對某一時期和階段的中小學生可能面臨的重大學習和生存問題進行前置性處理,防患于未然,對處于萌芽狀態或即將發生的生命困擾提前化解和消除。比如帶有明顯的學校情境性的非常具體的新生學習適應和人際適應、青春期心理和生理調適、升學與就業選擇、友誼與愛情處理等一系列人生困擾問題,都是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特定問題,需要通過生命教育及時而恰當地予以解決。干預功能則是指當中小學生已經發生或正在經歷重大學習與生存困擾或人生挫折時給予及時、合理、有效的援助和救護,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信心,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
綜上所述,發展功能、預防功能和干預功能構成了生命教育的基本功能定位,三種功能都是生命教育的功能組成部分,但三種功能在指向上還是有所差異的,它們的分工雖然彼此關聯但還是各有側重的。
生命教育的發展功能是一種正面導向和促進功能,它面向全體學生,幫助學生發展積極健康的生命認知、生命體驗與生命實踐。發展功能是生命教育的主導性功能,解決的是生命教育的基礎性問題。生命教育的預防功能是一種負面防范和化解功能,它指向某一具體時期或階段的學生群體,幫助他們預測和防范可能面臨的影響生命狀態的學習和人生困擾問題。預防功能是生命教育的常態性功能,解決的是生命教育中的規避性問題。生命教育的干預功能是一種負面阻止和轉化功能,它面向的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經歷學業和人生危機的極少數學生群體或個體,為這類學生群體或個體實施危機救護和援助,中止和改變危害學業甚至生命的負面想法和行為,幫助他們渡過學習和人生難關,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干預功能是生命教育的應激性功能,解決的是生命教育中的突發性問題。
生命教育的基本功能之間是各有側重、相互配合的關系,預防是為了發展,發展是最好的預防,及時、合理、有效的干預是發展的重要條件。其中,發展是核心,居于主導地位,實現發展功能是生命教育的長期和根本任務,具有基礎性意義。預防和干預處于輔助地位,但對于生命教育解決階段性規避問題和應激性突發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因為這類問題雖然直接涉及的群體或個體可能數量不大,但如果不能及時處置和化解,其影響和危害往往范圍十分廣泛,后果非常嚴重。
從課程與教學的角度看,中小學生命教育主要有兩大類實施形態,一類是滲透式實施,另一種是獨立式實施。其中,滲透式實施主要是多學科滲透和學校生活與管理滲透。一方面,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分別包含在各門具體的學科課程之中,并且通過學科教學完成生命教育的基本任務,實現生命教育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在學校日常生活與常規管理活動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體現對生命的關愛和尊重。獨立式實施則包括單獨開設生命教育的校本課程或拓展課程、組織生命教育專題報告、開展專題研究性或探究性學習、安排生命教育課外活動等幾種形式。生命教育校本課程或拓展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學校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資源條件以及某個年級學生的實際需要而獨立開設的有關生命教育的具體課程,一般按每周一次或每兩周一次排入正式課表,作為學校校本課程或拓展課程的組成部分。專題教育則是根據本地生活環境以及本校形勢需要和師生實際,針對學生可能面臨的重大學習和人生困擾或危機議題,由學?;蚰昙壗M織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為學生釋疑解難。專題報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機動和靈活,所需要課時也不會太多,但針對性很強,具有重要的區域性和校本化特點。研究性或探究性學習活動或研究型課程,與校本課程類似,即利用研究性學習或研究型課程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教師的輔導下,選擇生命教育領域的某個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校的要求,利用課外時間,圍繞生命體驗和生命實踐這一主線,開展適量的小組活動。
從理想狀態來說,生命教育的滲透式實施與獨立式實施應該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但從實踐操作層面來看,它們還是應該有所分工和側重,因為學生學習的課時畢竟有限,而生命教育只是學校教育的部分任務,遠不是學校教育的全部。就內容和課時分配而言,以學科教學為載體的滲透式實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陣地,承擔著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務,所以要協調和發揮好學科教學在生命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以校本課程或拓展型課程、研究性或探究性學習、專題報告、課外活動等為載體的獨立式實施對滲透式實施生命教育的學科教學起著重要的調節、補充和拓展的作用,因而要因地因校制宜,提高生命教育獨立式實施形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生命教育的滲透式實施與獨立式實施既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同時又是有所分工和側重的兩類實施形態,它們分別承擔著生命教育的不同具體功能。所以,生命教育在重視發展、預防和干預功能的協調統一的同時,還必須重視三種功能與兩類實施形態之間的匹配性問題。否則,生命教育在功能分布和落實程度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
首先,生命教育的發展功能主要依靠滲透式實施形態來完成。換句話說,生命教育主要通過學科教學來完成生命教育的基本議題,幫助學生發展科學的生命認知,掌握生命發展的原理性知識,為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命體驗與生命實踐奠定基礎。由于學科課程大多是國家課程的范疇,學校能夠作為的空間更多地是在學科教學方面,所以學校要實現生命教育議題與內容的跨學科整合,通過梳理各學科涉及生命教育的議題、內容、資源、方法、途徑等,經過分工和協調,形成統一的滲透式實施框架,并通過學科教學具體落實生命教育的發展功能。
其次,生命教育的預防和干預功能主要依靠獨立式實施形態來完成。因為預防和干預功能所涉及的群體、議題、內容和形式,都是特定的、具體的、小范圍的,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校本化特點,所以這兩種功能是很難通過各門學科教學這類滲透式實施形態來完成的,而必須通過學校擁有更大自主空間的獨立實施形態來完成。為此,學校要進行針對性調查,了解不同年級、不同群體學生所面臨的具體學習和生活困難、生存技能缺失和各種網癮、毒癮之類的依賴癥,以及不良團伙、頹廢甚至輕生等人生危機,進而有針對有選擇地開展預防和干預活動,增強學生抵御不良生活習氣的免疫能力, 自覺地遠離 “黃”、“賭”、“毒”、“黑”,幫助學生順利度過各種成長難關。比如,可以通過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禁毒和預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有效、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并從學生的興趣、經驗、社會熱點問題或歷史問題出發,結合區域、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力求將相關內容整合起來,形成校本課程。學校和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安排有經驗和專長的教師或專家,分別針對不同學生群體乃至個體,就具體的學習適應、心理調適、青春期生理衛生、戀愛婚姻、掃黃禁毒等生命教育議題舉辦專題報告和專題輔導,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開展生命教育活動,讓學生感悟生命的價值。此外,還可以組織專題性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增強生命體驗和生命實踐的專題性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感受不同社會階層的真實生存狀態,特別是通過與社會杰出貢獻者、致富帶頭人、低收入人群、甚至勞教所、監獄等群體的互動活動,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提高生命質量,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王文倫/上海市新涇中學
(責任編輯:張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