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傳統的作文評改教師全批全改,費時費力不說,成效也不大,且引不起學生的重視,加之評語大多公式化、模式化,忽視了培養人、發展人的要求。為了激活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自信心,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對作文評改作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摸索了一套個性化評價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教師評改
1. 面批:點醒式
也就是在作文批改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采用提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醒”過來,“悟”出所以然來。點醒式內容大致有四個方面。
點醒成績,激發興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是渴望被賞識的。所以我們要敢于肯定學生作文中閃現的智慧火花,善于尋找作文中那些還處于萌芽狀態的縝密思維的語言。
點醒缺點,鼓勵上進。既要指出其缺點,又不能讓學生悲觀失望,所以要多一些鼓勵性語言,在鼓勵中點醒其缺點,變批評為交流,切忌“潑冷水”。
點醒技巧,提高技能。文章雖無定法,但不可無技巧。有的學生作文有好的中心、體裁,但是缺乏基本的寫作技巧。教師應聯系課本技法進行點醒指導。
點醒觀點,啟迪思想。有的學生寫作技巧較高,表現手法較好,但由于社會閱歷淺,某些觀點較偏激,應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全面思考人生,點醒其觀點以啟迪其思想。
2. 書面批:評語式
傳統的評語大多公式化、模式化,放到任何一篇作文中來都可以,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發揚優點修正缺點的積極性,還泯滅了學生的寫作個性和興趣。個性化的評語,能最大限度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挖掘其寫作潛力,能促進學生自愿讀寫的習慣養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寫評語時應要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多元化表達,要善于挖掘亮點,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評語可以采用幾種類型:感謝式。如學生習作《教師節的敬禮》寫出學生對老師的感激、崇敬和熱愛之情。我就寫下:“感謝你對老師的理解!”這樣使師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交流。
贊美式。對文章的某一點或全篇來一段贊美式的評語。
建議式:以商量、討論的口吻對文章的某一方面提出建議,出謀劃策。
贈送式:如學生習作當中寫到自己的生日時,我會寫下:請接受一份遲來的祝福:生日快樂!讓學生有一種愿意與老師交流的信任感。
勸慰式:當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時,對其進行寬慰、勸勉式的談話評語。
此外還有聊天式、假設式、綜合式等等。
二、學生之間互評互改
新課標中提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快樂”“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要求。教師把批改權“轉讓”給學生就給了學生思考、改正、提高的機會。
方法:把學生按三人一組互評互改。
步驟:1. 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先示范作文修改(評改方法、評改符號);2. 學生一同逐篇讀逐篇評改;3. 推薦佳作:評改到位的文章到班上交流。
形式:1. 欣賞式:對優秀作文引導學生圍繞習作要求,閱讀欣賞;2. 挖掘式:對中、下等水平習作,引導學生找“亮點”,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3. 比較式:對小組內幾篇習作進行分析比較吸取長處;4.挑刺式:鼓勵學生圍繞習作找“岔”挑刺,以鞭策先進、鼓勵后進。
這樣在互批互改中,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好學生明白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差學生可以借鑒別人的寫作經驗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從而激發寫作興趣。雖然學生經歷不同,個性迥異,但在互評互改中會發現共性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這樣能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帶來資源共享,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路。
三、師生互動——賞析式評價
方法:由小組推薦或教師推薦,全體師生集體評改。
形式:1.教師范讀、自己朗讀、同學代讀;2.典型評改:把有典型性的習作印發給學生或多媒體投影展示出來進行評改;3.討論交流探究賞析:同學之間交流評價,各抒己見,使學生體會到習作的閃光點,體驗評改作文的樂趣和妙處;4.自由發言點評:品析習作的妙處,同時提出修改意見;5.競賽式:選擇幾篇題材基本相同的文章,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評改競賽中促進讀、寫、聽、說能力的綜合提高。
四、自評自改
在以上基礎上,自評自改可謂水到渠成。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用個人獨特的語言去再現個人獨特的思想,自評自改。
步驟:1. 反復吟詠。學生在默讀中不易發現文章詞句的毛病,而通過朗讀則易發現拗口的、有問題的詞句,不生動的內容。通過反復朗讀,不斷發現問題,不斷修改,就可使文章越改越好。2. 對照自改。引導學生對照習作要求、寫作提綱、習作例文、優秀習作等進行修改。3. 自薦。當堂交流,交流時朗讀自己的文章,并就修改前后的情況進行比較說明。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