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是一種與職業有關的綜合癥狀。它源于個體對付出和回報之間顯著不平衡的知覺,這種知覺受個體、組織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職業倦怠常發生于從事教育行業和服務行業,尤其是要求與需要幫助的服務對象面對面接觸的職業的個體身上。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教師的職業倦怠并非身體勞累所致,而是來自心理的疲乏。它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喪失以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
那么,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都有那些呢?
1. 工作負擔重,心理壓力大。教師職業的要求和對社會承擔的責任,使教師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而教師學歷進修和各種繼續教育培訓,評職稱前的各種達標要求,也使教師疲憊不堪。
2. 教師職業與其他部門職業比較后的心理失衡。在市場經濟浪潮下,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熱情。
3. 教師工作的重復性與繁瑣性。一般來說,一個教師所教授的學生的年齡段、科目是相對固定的,教材和大綱雖有變化但大致保持相對的穩定,教師要求和評價標準也相對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教師每天都差不多在做著重復的工作,有的教師甚至一生都在不斷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太有規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是很容易熄滅一個人的激情的。
4. 社會環境的壓力也是誘發教師倦怠的原因。教師為適應教育發展,就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培訓、學習、摸索、嘗試。在這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新矛盾,產生新的壓力。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積極適應則必然會產生抵觸情緒。同時近年來,媒體對教育正面消息的報道力度不夠,對負面消息的報道則大張旗鼓。這樣學生的尊嚴有了,教師的尊嚴卻沒了,教師的權威也逐步消解了。這種話語環境下,不少教師不自覺間就用得過且過的態度來抵抗教育。
職業倦怠是心理疾病,與生理疾病一樣可怕。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不但危害了無數教師的身心健康及專業發展,而且嚴重影響教育事業及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刻不容緩。
首先,我從管理者層面談幾點消除教師職業倦怠的小策略。
1. 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作為校長應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對教師職業的評價應從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角度辯證分析。應引導教師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用積極的心態對待教育事業和教學工作,不斷化解矛盾,解除煩惱。樹立正確理念、陽光心態、樂觀精神,這樣才能體驗人生的幸福。
2. 學校管理者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管理者要善于搭建舞臺,為教師展示才能搭建多彩的舞臺,使教師體驗到自我價值實現的樂趣,給予教師持續發展的動力。如我校實施“名師工程”,舉行新教師拜師會、優質課大獎賽、教壇新秀等活動,對教師職業道德、業務能力、教育理念及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培訓、引導。同時,作為學校管理者要為教師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工作環境,傾聽教師心聲,引導教師參與學校管理,體現主人翁意識,張揚智慧火花,把學校的辦學目標與教師個人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凝心聚力,激發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 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當前教師心理壓力如此之大、心理健康狀況如此之差的情況下,教育部門要做的是盡快多渠道、多手段地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如我校不但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師,還成立“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和“教師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為教師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學、規范的維護服務。學校每年都聘請專家給教師做專題講座,教師已懂得用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緩解心理壓力,如放松訓練、認知重建和反思(對壓力的認識和態度、避免自挫性認識、自我表揚)等。
其次,我們再來從教師個人方面談消除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1. 欣然接受現實,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教學生活,看似枯燥乏味,簡單重復。這枯燥的背后是有樂趣的,簡單的背后也有著許多的變化。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們每一天都在變化。看到學生學業進步了,思想轉變了,心理問題解決了,我們會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欣慰。即使你對教學感到相當的厭煩,甚至忍無可忍時,也不妨試一試“假裝”哲學的妙用,當你假裝對教學充滿激情、無限熱愛時,你倦怠的情緒就會拋到九霄云外,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教學,愛上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其實,工作著是美麗的,忙碌著是快樂的。
教師職業倦怠表面上看是由于重復,而深層原因其實是焦慮和煩躁。要學會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做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適當降低成就欲和期望值,從而使自己擺脫沉重的失落,難解的怨氣,無名的惆悵。
2. 教師要加強個性修養。教師本人,更應清醒認識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壓力,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壓能力,一個具有自信和耐壓能力強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學習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放松的過程,也是一個交流和提高的過程,可以忘記工作中的不愉快,可以與自己的老師、同學共同交流看法,提高認識,上升層次,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認識水平,進而可以勝任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還可以通過對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學習,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如:增強理智感,克服主觀臆斷;增強自制力,克服激情性沖動;增強信心,避免自暴自棄等。
3.增加體育鍛煉,多與他人交往、溝通,增加感情投入。一方面體育鍛煉使人精力充沛,增強應付不良心態的能力;另一方面,用于鍛煉的時間“覆蓋”了籠罩于壓力情境的時間。而與人交往,找人傾訴則是釋放不良情緒的過程。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不僅能彈奏出一曲悅耳的理解之歌,同時還可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最后,教師還應注意經常保持陽光心態,樂觀情緒。我們常常能感受到,那些真正熱愛教師職業的人,往往能夠從平凡而辛苦的教學工作中獲得一種超物質、超生命的幸福感。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為我們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面對教師職業倦怠,我想如果學校管理者能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加之教師本人的努力就一定能走出“職業倦怠”的陰影和困惑,讓教師重新回到“激情燃燒的歲月”。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