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口語交際教學和識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是構成語文課標不可或缺的五大板塊。但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沒把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輕聽說、重讀寫,桎梏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關于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如何落到實處,筆者結合實踐談幾點個人的做法。
一、營造和諧,激發“說”的勇氣
農村學校的學生由于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他們比城市的孩子靦腆、羞怯,要想在語文課上讓學生克服羞怯心理,勇敢地站起來表達個人的意見,必須創設良好的交際氛圍,培養學生敢于交際的膽量、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關注口語交際教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創設構建有利于口語交際教學的民主課堂。只有為學生創造出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師生之間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并且給學生以發言的空間,對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進行調動和保護,學生在課堂上才敢于站起來發言,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口語交際的教學才能落到實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才有得到培養的機會。
如在教學《將相和》廉頗“負荊請罪”時,我首先面帶笑容地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里面的哪個人物?說說為什么。把你的見解和老師同學分享,說錯了也不要緊,你可以再看看書或聽聽別人怎么說?!闭n文里的人物,學生都非常熟悉,加上我的表情和話語,課堂氣氛顯得十分和諧,學生緊張和羞怯的心理也消失了,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和老師、同學交流,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我讓兩個平時極少發言的學生來分角色扮演廉頗和藺相如,想象他們見面會說些什么,在講臺表演出來。開始他們倆還扭扭捏捏,表演不自然,在我的不斷鼓勵下,他們很快進入角色,精彩的對白博得一陣陣掌聲。在點評時,我給予他們很大的肯定,他們很受鼓舞。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設身處地,想說就說,心靈獲得很大的愉悅,又受老師的表揚,自信心得到增強,由此克服羞怯的心理,從而進一步地“愛”上說話,此后發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巧設疑問,誘發“說”的興趣
小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對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種種現象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說話欲,需從興趣著手,巧設疑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產生如鯁在喉、不說不快的感覺。
比如,學習口語交際《假如我會克隆,我要……》一課,我播放完《西游記》主題曲后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孫悟空。他有哪些本領?”這個貼近生活的問題馬上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自由暢談后,我說:“孫悟空這種本領,就像現代科技中的‘克隆 ’,誰愿意說說有關克隆的知識?”由于學生的思維和說話的興趣被激發了,所以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接著我又問:“克隆技術是否對人類有好處?”學生四人小組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后我問:“假如你會克隆,你想克隆什么?為什么?”學生在這個問題的帶領下,結合剛才的辯論,進行大膽豐富的想象,積極地討論交流,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課堂真正成為對話、交往、溝通的平臺,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能在互動、合作、分享、交流中得到提高。
三、授之以漁,學會“說”的藝術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善說的常常講得娓娓動聽,頭頭是道;不善說的,常常語無倫次,顛三倒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在交流過程中,應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應對能力是層次較高的能力,它要求學生思維敏捷,隨時根據交流對方的情況,調整自己表達的內容和方式,以使表達和交流的效果更好。
怎樣才能讓學生會說?教師的示范教學對學生很重要。首先,教師的上課,本身就是以說話的形式進行的。要教學生會說,教師應先學會說。如果自己講得沒有條理,缺乏邏輯,這對善于模仿的學生來說,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其次,教師就某個具體問題,先對學生進行示范演講,從內容到語言,乃至表情、手勢,都要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請教》時,我預先跟一位學生準備好如何請教的表演,在上課時當場示范,然后讓學生自由地互相向對方請教,再請學生上講臺表演,其他同學看完后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強調學生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態度、條理等,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