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的高考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察,含參數不等式的恒成立問題是不等式中重要的題型,是各類考試的熱點,也是一個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很好途徑,這類問題既含參數又含變量,學生往往難以下手.解決高考數學中的恒成立問題常用以下幾種策略:①函數性質法;②主參換位法;③分離參數法;④數形結合法.下面就以近幾年高考試題為例加以說明.
一、函數性質法
1. 一次函數:若一次函數f(x)=ax+b(a≠0)>0(或<0)在x∈[p,q]時恒成立,則在p,q處的函數值滿足: f(p)>0且f(q)>0(或f(p)<0且f(q)<0).
2. 二次函數:①若二次函數f(x)=a2x+bx+c(a≠0)>0(或<0)在R上恒成立,則有a>0Δ<0 (或a<0Δ<0);②若二次函數f(x)=ax2+bx+c(a≠0)>0(或<0)在指定區間上恒成立,可以利用韋達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等知識求解.
例1(2008年江西卷理12) 已知函數f(x)=2mx2-2(4-m)x+1,g(x)=mx,若對于任一實數x,f(x)與g(x)的值至少有一個為正數,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
A. (0,2) B. (0,8)
C. (2,8) D. (-∞,0)
分析:f(x)與g(x)的函數類型,直接受參數m的影響,所以首先要對參數進行分類討論,然后轉換成不等式的恒成立的問題利用函數性質及圖像解決.
解析:當m=0時,f(x)=-8x+1>0在(-∞,)上恒成立,而g(x)=0在R上恒成立,顯然不滿足題意;
當m<0時,g(x)在R上遞減且g(x)=mx>0只在(-∞,0)上恒成立,而f(x)是一個開口向下且恒過定點(0,1)的二次函數,顯然不滿足題意.
當m>0時,g(x)在R上遞增且g(x)=mx>0在(0,+∞)上恒成立,而f(x)是一個開口向上且恒過定點(0,1)的二次函數,要使對任一實數x,f(x)與g(x)的值至少有一個為正數則只需f(x)>0在(-∞,0]上恒成立.則有<0Δ=4(4-m)2-8m<0或≥0,解得4 3. 其它函數:f(x)>0恒成立f(x)min>0(注:若f(x)的最小值不存在,則f(x)>0恒成立f(x)的下界大于0);f(x)<0恒成立f(x)max<0(注:若 f(x)的最大值不存在,則f(x)<0恒成立f(x)的上界小于0). 例2(2007年重慶卷理20) 已知函數f(x)=ax4lnx+bx4-c(x>0)在x=1處取得極值-3-c,其中a、b為常數.(1)試確定a、b的值;(2)討論函數 f(x)的單調區間;(3)若對任意x>0,不等式f(x)≥-2c2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圍. 分析: f(x)≥-2c2恒成立,即 f(x)min≥-2c2,解決此題的關鍵是求f(x)min,x>0. 解:(1)(2)略. (3)由(2)知,f(x)在x=1處取得極小值f(1)=-3-c,此極小值也是最小值.要使f(x)≥-2c2(x>0)恒成立,只需-3-c≥-2c2.即2c2-3-c≥0,從而(2c-3)(c+1)≥0. 解得c≥或c≤-1.∴c的取值范圍為(-∞,-1]∪[,+∞). 二、主參換位法 某些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在分離參數會遇到討論的麻煩或者即使能容易分離出參數與變量,但函數的最值卻難以求出時,可考慮變換思維角度.即把主元與參數換個位置,再結合其它知識,往往會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 例3 (2008安徽文科20).已知函數f(x)=x3-x2+(a+1)x+1,其中a為實數.(Ⅱ)已知不等式f ′(x)>x2-x-a+1對任意a∈(0,+∞)都成立,求實數x的取值范圍.(節選) 分析:已知參數a的范圍,要求自變量x的范圍,轉換主參元x和a的位置,構造以a為自變量,x作為參數的一次函數g(a),轉換成a∈(0,+∞),g(a)>0恒成立再求解. 解析:由題設知ax2-3x+(a+1)>x2-x-a+1對a∈(0,+∞)都成立,即a(x2+2)-x2-2x>0對a∈(0,+∞)都成立.設g(a)=(x2+2)a-x2-2x(a∈R),則g(a)是一個以a為自變量的一次函數.∵x2+2>0恒成立,則對x∈R,g(a)為R上的單調遞增函數. 所以對a∈(0,+∞),g(a)>0恒成立的充分必要條件是g(0)≥0,-x2-2x≥0,∴-2≤x≤0,于是x的取值范圍是{x|-2≤x≤0}. 三、分離參數法 利用分離參數法來確定不等式f(x,λ)≥0,(x∈D,λ為實參數)恒成立中參數λ的取值范圍的基本步驟:(1) 將參數與變量分離,即化為g(λ)≥f(x)(或g(λ)≤f(x))恒成立的形式;(2) 求f(x)在x∈D上的最大(或最小)值;(3) 解不等式g(λ)≥f(x)max(或g(λ)≤f(x)min) ,得λ的取值范圍.適用題型:(1) 參數與變量能分離;(2) 函數的最值易求出. 例4(2007年山東卷文15)當x∈(1,2)時,不等式x2+mx+4<0恒成立,則m的取值范圍是 . 解析: 當x∈(1,2)時,由x2+mx+4<0得m<-.令f(x)==x+,則易知f(x)在(1,2)上是減函數,所以x∈[1,2]時f(x)max=f(1)=5,則(-)min>-5∴m≤-5. 四、數形結合 對于f(x)≥g(x)型問題,利用數形結合思想轉化為函數圖像的關系再處理. 若把等式或不等式進行合理變形后,能非常容易地畫出等號或不等號兩邊函數的圖像,則可以通過畫圖直接判斷得出結果.對于選擇題、填空題,這種方法更顯方便、快捷. 例5(2007安徽理科3) 若對任意x∈R,不等式|x|≥ax恒成立,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 A. a<-1 B. |a|≤1 C. |a|<-1D. a≥1 解析:對x∈R,不等式|x|≥ax恒成立,則由一次函數性質及圖像知-1≤a≤1,即|a|≤1. 上述例子剖析了近幾年數學高考中恒成立問題的題型及解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種類型各種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雖然方法表現的不同,但其實質卻都與求函數的最值是等價的,這也正體現了數學中的“統一美”.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