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主題性實施策略的課程教學,是以貫徹新課程理念、落實新課程要求為前提,以“立人”為核心,以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精神世界共同成長為目標,以文化主題作為教學的“催化劑”,進行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從而構建創新、和諧、靈活的信息技術學習方式。
一、文化主題性教學
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采取文化主題來建構,是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著眼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在聯系,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教育;第二,立足于學生生活領域,進行文化回歸生活的情操熏陶;第三,營造“情智推進”情境,進行情與智的思維碰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文化主題性教學是在重新全面認識信息技術內涵的基礎上,整體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身發展的特點,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文化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信息技術學習氛圍,把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融入其中,讓學生更好地更有興趣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學會應用信息技術來鍛煉思維、表達思想與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小學信息技術文化主題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以貫徹新課程理念和落實三維目標作為主要途徑的課程教學,應該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與途徑,這是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在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把文化主題貫穿于教學活動中,把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環節里面,教學內容可以通過文化主題或情感教育來建構,讓文化主題或情感教育真正融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環境中,使課程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這也是一種小學信息技術從培養學生出發、符合兒童心理特征、落實新課程理念的課程教學實施策略。
文化主題性教學的模式。小學信息技術文化主題性教學,首先要選擇好的文化主題,一個好的文化主題可以讓課堂教學具有生命和靈魂,還可以讓課堂教學豐滿起來;其次文化主題的選擇要有實效性,要與當前的狀況相吻合,也就是說此階段應該賦予學生怎樣的精神;最后將文化主題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融合,把文化主題思想融入到學習任務的設計中,通過文化主題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從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從這可以看出:文化主題性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始終把知識與技能作為主線(明線),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輔線(暗線)。情感線的導入在于情境的創設,并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情感線不斷地延伸和深入;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在成功的情境創設下,把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調節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究熱情。這樣兩條線相輔相承、相互促進,共同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文化主題性教學的設計。小學信息技術文化主題的教學理念是以“立人”為核心的,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身發展,可以把教學過程分成七個教學環節,分別是:引入情感——揭示任務——知識準備——自主探究、學習新知——技能應用——成果展示——總結延伸。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很好地把文化主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文化主題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信息技術的學習,讓學生在文化主題思想的熏陶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識,并在“技能應用”和“成果展示”環節,讓學生的情與智進行思維碰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又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通過把文化主題融入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的課堂。
三、小學信息技術文化主題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信息技術文化主題性實施策略不僅可以在每一個教學課時里實施,也可以在綜合活動課進行主題性教學,它是作為實施教學、改革課堂的一把鑰匙。這兩年,我在充分了解文化主題性教學的實質和內涵后,對文化主題性教學的探索進行了實踐。
譬如,在我教學《學會使用鼠標》一課中,學會使用鼠標是技術性強且枯燥的學習內容,如果向學生單純地講授鼠標的操作方法,往往會使課堂教學簡單化,落入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難以達成信息技術新課程所要求的三維目標。基于此,我對教材作了大膽而合理的修改,把課題改為《小小鼠標送愛心》,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則以建構“大課堂”的學習理論為依據進行設計的,把語文、品德、美術和音樂等學科文化融入到教師所創設的文化主題情境中去。比如:在教鼠標的雙擊時,我使用了一首兒歌《做客歌》來導入,讓學生從兒歌中受到禮貌教育,到朋友家做客,要先敲門。利用敲門的節奏聲對學生進行啟發,從而引出雙擊的方法就像敲門一樣——“篤篤”,連續、輕而快。這樣的情境教學不但解決了鼠標雙擊這個抽象的動作,而且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懂得了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在綜合練習鼠標的操作方法時,我選取了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資源——美麗的家,一個溫馨、充滿愛的小家,以此激發每個孩子創作的夢想。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素材制作成多媒體學習軟件,這個軟件的主要功能是讓孩子們完全根據自己的創意去設計、布置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房子。《小小鼠標送愛心》雖然只是簡單的一節信息技術課,但是可以通過對生活中文化資源的合理應用,從信息素養的培養出發,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同時,也接受了其他文化的熏陶,提升了綜合素質,從信息技術中學會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四、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達成“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在信息技術文化主題性教學中,以期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效統一,主題教學的工具與人文是互動雙向的,工具為人文提供基礎,人文為工具提供動力,工具與人文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人文的引領下,學生順利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這就是體現文化主題性教學的特點。文化主題性教學達到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這種工具,更是成為學生的情感活動和心靈活動的精神食糧。因此,文化主題性教學在強調人文性的同時,強調更多的是基于文化主題的工具性,而不是將人文性與工具性分開。任何信息技術,都不會只是簡簡單單的知識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就已經把人文性融合進去。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