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學生不能“怕”字當頭
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要害怕,要敢于抗爭。因為這些攔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齡,他們所實行的第一次攔截往往都是一種試探。如果此時在心理上就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侮,那么這樣的第一次妥協其實就縱容、鼓勵了攔截者,就會帶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園暴力的第一要訣就是“不怕”。“不怕”是力量的源泉。當自己和對方的力量懸殊時,要在心理、人格上樹立起平等的概念,要認識到自己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以及通過理智和有策略的談話或借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遇到自己和對方力量相距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使用警示性的語言來擊退對方的企圖。但要避免使用恐嚇性的言語,以免反而激發攔截者的逆反心理。
二、及時報告
我們也要認識到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暴力緊密聯系的,我們提倡學生在“不怕”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要教育學生在遇到勒索、敲詐后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第一次遇到攔截后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對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氣吞聲,或是不想宣揚,相反的會在無形中助長了對方的氣焰,使得對方以為你軟弱可欺,往往會導致新的勒索、敲詐和毆打事件的發生。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詐等事件后,要及時通過學校和對方家長,給攔截者以懲戒。及時報告,及時處理,能有效地制止類似事件的繼續發生。
三、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這也是防范校園暴力的一條途徑。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就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和毆打的對象。
四、學校協同家庭共同保護
家庭應和子女就防范問題多做指導,要求子女能及時將情況告訴父母,取得父母的幫助;另外,家庭也要多和學校聯系,反饋子女情況,對那些經常上課遲到或者是晚回家的學生,尤其要做好家校的聯系工作,掌握學生行蹤,防患于未然。同時學校也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指導,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對有輕微暴力傾向的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化解矛盾,融洽其人際關系。
五、慎重擇友
要對學生的交友進行教育,鼓勵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對已經受到暴力侵害的孩子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六、轉化學困生
對學校而言,學校要積極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抓住學生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這一特點,積極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用愛心來感化,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用誠心和學困生交朋友,多了解他們的思想;同時還要加強法制教育,讓學生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針對學校出現的問題,請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給學生上法制課。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嶺縣腰坨子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