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高中數學教材、教法、學法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受此影響,學生不能盡快適應高中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為此,筆者結合高一實際,對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銜接,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一、分析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原因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重計算及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其次,高中知識點多,靈活性大,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沒有更多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數學銜接采取的措施
1.做好課前預習
因高中課堂容量大、知識點多。如果不預習、不發現問題,聽課就無明確方向、缺乏目標。通過預習,了解內容梗概,整理出條理性框架,明確知識結構,發現難點,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2.聽課要有科學性
帶著預習時未懂的問題聽課,全神貫注,盡可能把疑點在聽課的過程中解決。上課時做有心人很重要,把握住老師分析問題的關鍵是學好數學的捷徑。在預習中不懂的問題,通過老師講懂了或還有疑問,要在課堂上把關鍵地方記下來。凡在聽課時發現預習中自己理解片面或錯誤的地方,或理解深度不夠的地方,都應作簡單標記,課后及時整理,完善對這些問題新的理解。課堂上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分析老師如何抓重點,解決疑難問題。思考老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特別要從中學習數學思維的方法。
3.課后及時鞏固和總結
鞏固是消滅前學后忘,使知識持久保持。總結是為了讓學習的知識條理化,從而發現和掌握知識的規律,使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對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要先花一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而不應急于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對存在困惑的知識點要進行再次的學習,學習時最好與一些典型題相對照,使理解達到最優效果。
4.確立自主學習模式
學習數學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勝不驕,敗不餒,養成積極進取,耐挫折的優良心理品質;在學習過程中,遵循認識規律,善于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注重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不滿足于現成的思路和結論,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
總之,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有待于我們結合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做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為學生較快適應高中新教材的學習、搞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開發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