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學改革反映出諸多問題,教材缺陷、學生難教、評價不科學嚴謹,這些都是客觀的,但同時又是主觀的,是地理教師教育意識的反映。教學是一個不斷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改革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對待地理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轉變思維,處理教材思維要開放,對學生要充滿期待和欣賞,評價學生和教學要像鑒賞藝術品一般重點關注過程和方法而非僅僅注重表面的考試成績。
關鍵詞:開放 欣賞 鑒賞 思維
一、用開放的思維對待教材
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科的中軸線,人在變環境也在變,而地理教材所反映的大多是人與環境的過去。而且,受教材篇幅限制也不可能把人與環境的方方面面都編寫進去,因此,教材只是給地理教師提供了一個“教”的依據,它不是地理教學的全部內容,更不能要求它是完美無缺的。作為地理教師要用開放的思維對待教材,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才能走出“教書”的誤區。
1.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地球空間變小,人類的認知空間則相對縮小,世界的交往正在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一個全新的思維正在形成并為人們關注和接受。地理教師及時地掌握世界新發生的各種事件和進程,選取有價值的事件作為教材的補充,使教材保持新鮮度,與時代同步。
2.經濟全球化正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近年來起源于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全球性的貿易失衡以及瘋狂漲價的鐵礦石,還有中國高漲的房價,其背后隱藏著的是經濟要素的全球流動與分配、資源的優化配置、資本與國家的利益大博弈。每個事件都可以成為教材的生動案例,激發學生了解世界、努力學習的欲望。
3.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氣候變暖、自然災害加劇,環境污染事件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沖擊著我們的視覺、聽覺,扯動著每個人的神經,作為地理教師我們不可能無動于衷。地理科學是能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科學方法的最主要的學科,地理教師應適時地將這些事件編入教學方案之中,使教學與時代在思維上共振。一方面大大豐富了教材的內容和時代的特性,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開放的時代、開放的世界需要用開放的思維對待教材,做到“心中有教材,決不唯教材”。
二、用欣賞的思維看待學生
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學習的進度不可能完全同步,從教多年的地理教師都深有體會,即男生學習地理比女生更有優勢,他們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不多,但成績往往比女生好。筆者在教學中常常開展分組競賽活動,開始的時候按男女性別分組,男女生都很興奮,但是幾次過后,他們都失去了興趣。后來我改變策略,男女生混合編組,男生提供觀點,女生擔任發言人進行激辯,再也沒有出現被“凍”的局面。教師既然把自己比作“園丁”,首先必須有園丁的“人才觀”,花、草、樹、灌,水、泥、石都是有用之才。如果我們把男生和女生看做是園林的某一要素的話,我本人比較樂意把男生比作“樹”,女生比作“花”。如果我們只有一個欣賞標準的話,那么必有一個要素被忽視,結果不是滿園皆樹,就是滿園皆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園丁就不能叫園丁,而叫做護林員,抑或叫做花匠了。
所以,作為地理教師,當我們感到學生難教的時候,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思維與現代教學理念是否相符。欣賞一切的學生和學生的一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就像一朵鮮花,每個人都會欣賞,但是當它還是一顆種子的時候,大多數人對它都不敢興趣,它經歷怎樣的艱辛而成就美麗的過程也很少有人關注。學生難教,地理課難上根本原因還在于地理教師的思維還沒有及時轉換。當學生取得小小成功時有沒有及時傾注欣賞的目光、送上贊美的話語,當學生出現錯誤時,能否從學生的錯誤中發掘到思維的閃光點進而給予鼓勵和啟發,相信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學生就會讓你感到易教,地理課也就會變得好上。
三、用鑒賞的思維評價地理教學
中學地理教學既有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又有人文科學的世界觀。學生是否具備合格的地理素養絕不是僅靠一張試卷、幾道試題就能定論的。所以,當我們討論如何評價地理教學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側重過程和方法,在評價時要有鑒賞的思維和態度。
用鑒賞的思維態度評價教學,首先是對所有教師和學生的肯定,有積極的暗示作用,能夠激勵以后的教學。其次,用鑒賞的思維態度評價教學,使評價傾向于全面客觀,既肯定學生的考試成績,又兼顧學生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正確的世界觀養成,這樣的評價既具有總結激勵效果,同時,又對今后教學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趙仁靜,蔣峰.以全球發展的視野審視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教育價值.教育我們忽視了什么[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253~259.
作者單位:江蘇省銅山縣伊莊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