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我在做課題《對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研究與轉化策略探討》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以提高整體英語教學水平為背景,就自身在教學中嘗試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優生幫助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同伴互助的教學策略的實踐和探索為題材,淺談在實施同伴互助合作學習模式中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及其對相關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的實際影響,以此更好地優化教學,幫助全體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同伴互助 有效轉化 英語學困生 同伴老師
一、問題的出現
我在一所城市里的三星級普通中學工作,高一招收來的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不夠理想,一個班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學生英語成績常常不及格。在英語學習方面,他們由于英語學習基礎、習慣、興趣、方法等方面的問題而成為英語學困生。在這種背景下,生源如此,抱怨無用。教師只能多調研、多動腦、多反思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法學法,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改善師生關系,用我們的智慧、愛心和耐心為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撐起一片藍天,幫助他們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困難,讓英語學困生轉化為英語學優生。于是根據實際教學要求,我就在自己所教的兩個班上進行研究和轉化英語學困生的實踐和探討。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這些英語學困生嚴重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更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沒有教師的指導是不行的;而身為班主任且擔任兩個班的教學任務,自身的時間精力有限,并且常和需要學九門課的學生缺少時間上的交集,因此不時出現制訂好的計劃難以如期完成的現象?;谶@種現狀,用何種辦法才能有效地轉化這些英語學困生且保證正常教學的進行就成了我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實施依據
《課程標準》對教學的實施建議是“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苯逃龑W中貝爾及蘭卡斯特的“導生制”的具體做法是:教師以教年齡大的學生為主,而后由他們中的佼佼者——“導生”去教年幼的或學習差的學生。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也強調高質量的交往活動,如,成人引導下的互動或跟比自己優秀的同齡人的互動至關重要。另外美國教育部為中學生設有全國性的組織——“國家榮譽學會”,該學會要求入選的中學生會員必須各方面能力出眾,且必須參加一定時間的公益活動,否則次年就沒有資格繼續申請會員資格。這份公益活動多半是通過“一幫一”的形式去幫助那些成績落后的學生。教師認為,師生之間,總是存在代溝,包括智力、理解力的差異,而生生之間交流要容易得多。一個受益的孩子曾說,來幫助他的同學,很容易了解他的問題和原因,更利于對癥下藥。美國教育家們認為,參加“一幫一”活動的“小老師”們,得到的好處可能比受助的學生更多:“一幫一”不但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也強化了精英意識和領導能力。同時單就學業方面來說,為了教會同學,他們必然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真正弄懂學業上的疑難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同伴互助”合作學習模式是達到以上目標最合適的途徑和方法之一。因為它通過生生間的幫助和合作,共同體驗成功。優生培養了責任心,鞏固了知識,又幫助了同學;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上自然更有收獲;同時有效地提高了班級整體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實施準備
實施這種同伴互助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爭取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
得到班主任同意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經過反復調研,我首先和另一個班級的班主任進行了溝通,向班主任反映了班上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及我自身的想法和打算,從而得到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及積極配合。在做好互助同伴各自的思想工作后,班主任按照英語學習同伴互助的要求根據我提供的名單上的組合重新調整了座位,以方便互助學習。
2.做好互助同伴的思想工作
在爭得班主任的支持與配合后,我把班級英語學得比較優秀的學生找來,一一做他們思想工作。這個過程費了很大心思,部分高中優生惜時如金,覺得教師的這個計劃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在終于明白了這是個既助人又助己的活動中可以增強責任心,體驗成功和快樂,并且還能收獲友誼和鞏固自己的知識,他們最后樂意地簽了合作同意書。然后又分別和那些英語學困生溝通好,讓他們在接受幫助和監督的同時,一定要尊重和服從自己的“同伴老師”,自己也要盡可能在理科等強項方面幫助對方,共同提高才是大家的終極目標。
3.明確互助的方式及職責
要想讓學生有效地合作學習,必須先讓學生明確“同伴互助”的意義及其各自的職責和合作的任務,使學生的學習和努力更具有方向感、責任感。而“一幫一”的互助合作學習一定要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樣將此活動落實到位,發揮其作用呢?在此,我作為一個組織策劃、參與、監督者,幫助他們每一對的合作者確定了具體的任務目標,共同學習的時間以及檢查成效的措施,并且簽訂了一式三份的協議書,他們各執一份,一份留在我手里,以督促他們不能半途而廢,另外我還設立了相關的獎勵機制等等,從而真正推動每個學生進步。
四、實施過程
以“同伴互助”來轉化英語學困生的活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實施:
1.詞匯的過關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離開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庇纱丝梢?,詞匯的掌握在英語學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這些學困生最怕的也是記單詞,知難而進是大家在協議上共同認可的理念。根據協議,采取化零為整隨時隨地地學習戰術。把需要掌握的詞匯抄寫在小本子上,每頁寫五個本單元的詞匯,正面英語,反面翻譯,每天兩張共十個單詞,隨身帶著隨時去記,在等公交車時、排隊買飯時,確保過關,由“同伴老師”檢查督促并做好記錄,第二天還要再次復檢,教師會一周之內不定時抽查一次。
2.短語句型及短文背誦的過關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讀書和背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只要能合作且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的環節,就可以嘗試“同伴互助”的方式,尤其是重點詞組、常用句型和一些實用小短文的背誦。可以先讓互助組的學困生檢查他的“同伴老師”的背誦情況,然后再接受檢查,有了榜樣的力量,效果會更好一些。這種方式也常常延續到課外的背誦活動中。比如,我讓學生背誦《新概念》第二冊的時候,多半是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檢查的方式,而同時互助組的學生就采取互相檢查的方式。
3.作業的指導和檢查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也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手段之一??墒遣簧賹W生尤其是這些學困生會習慣于敷衍作業、甚至抄作業或者欠交作業。為此我把每天作業的指導和檢查工作任務也交給了這些“同伴老師”,讓他們指導自己的幫扶對象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點,監督他們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并能按時上交。這項工作的堅持是考驗這些“同伴老師”的, 我在旁邊不時地鼓勵他們,挑戰自我,完成計劃,多數效果還是很好的。
4.適時的評價激勵
開展了“同伴互助”后,我特別注重及時的評價、表揚和鼓勵。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那么成績的轉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于互助的雙方都要隨時關注,只要有進步就要及時地去展示、表揚,使他們有再接再厲繼續做好的信心,同時也讓互助雙方分別體驗成功的喜悅,階段性測試評價中對表現優秀的互助組要給予獎勵,這樣對其他互助同學也會有激勵作用。
五、實施結果
經過接近一學年的嘗試之后,我欣喜地發現“同伴互助”合作學習模式確實很有效果。首先,這些英語學困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參加活動的24名同學由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的低分率為100%到下學期期末考試低分率還有17%(只有四名同學尚屬低分),其中有7名同學進入了班級英語成績中游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他們中絕大多數不再懼怕英語,都有了良好的習慣和積極主動的態度。其次,這些付出無數勞動的“同伴老師”沒有一個成績下降的,正如我所料,他們在指導同學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他們更開心的是收獲了一份牢不可破的友情,不僅互助的同學心存感激,家長、教師及其他同學也對他們滿懷敬意另眼相看。最后,他們的進步直接提高了班級整體的英語水平,這讓我感到無比欣慰。
六、結束語
就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展的教學方法,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解決個別差異,縮小兩極分化,有效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這樣一個關鍵問題。我認為開展“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策略就為著手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實踐證明,采用生生合作式學習,將促使同伴雙方在學習實踐中相互提高?!巴榛ブ钡暮献鲗W習,解決了個別差異,縮小了兩極分化,有效地提高了英語整體教學質量;同時也體現了“合作、互助、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繆建新主編.《高效課堂:模式與案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楊培鳳等.《高中英語教學的“師生結對”嘗試》.英語周報(教師版).第1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第66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