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效率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有效性 方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每位教師都在積極探討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也進行了新教學方式的嘗試。但是,很多教師卻感覺到效果不甚理想。怎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分析。
一、課前“有效”的備課
好的課一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可循的規律,也有很強的自主性和差異性。備課時,教師要仔細反復研讀,認真地分析思考,不要急于翻看參考書,從而落入參考書的圈子。在有了自己成熟的見解后,再翻閱相關資料,從而形成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備課成果。正如魏書生所說的“一定要注意以自我為主,以我的教學風格、教學個性、教學特長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論來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教學特長,發展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個性。”目前,市場上補充資料各種各樣,質量有好有差,備課時我們要對這些資料進行仔細甄別和二次開發利用,從而發揮它們的最大作用。
二、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化學教學方法是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學生在指導下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和學校的教學現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保證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學方法不恰當,就會事倍功半,影響教學效果的取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運用講授法
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多知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生活中常用的鹽》這一課題時,就可以采用講授法敘述侯德榜為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在學習《空氣》這一課題時,用講授法敘述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成分的過程。有時教師也要進行適當的講解。例如,講授法的主要缺點是,課堂上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占有的時間比較多,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講,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使用這一教學方法時,經常要結合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同學圍繞某一主題發表意見而共同學習的方法。例如在九年級下冊《金屬材料》課題中,就可以組織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課本提供的相關資料討論:為什么菜刀、鐮刀等用鐵制而不用鉛制;銀的導電性比銅好,為什么電線一般用銅制而不用銀……這些問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通過討論也能得出結論,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在鐵的冶煉這部分知識中,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圖8-20實驗中的有關問題。但是有時也會出現這種問題,學生討論很熱烈,參與度很高,討論結束后學生卻不能說出正確的答案。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時,要明確討論要求,組織好討論,使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主題,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勇于發言,相互切磋。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即時做出總結。
3.演示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知識,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相聯系,課堂上也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比如鐵的冶煉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在實驗室里,可以利用十七頁圖8-20的裝置進行實驗,由于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適于課堂演示,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氧化碳還原鐵的實驗錄像。學生觀看實驗必須與教師的講解相結合,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述金剛石、石墨和C60時,可以出示它們的結構模型,讓學生能更準確地理解相關內容,從而幫助它們形成正確的化學概念,加深對相關本質的理解。
三、布置“有效”作業
傳統的作業基本都是選擇、填空等這些基本題型。為了提高考試分數,很多教師會選擇盲目地多布置作業,單調重復的工作使得學生對作業沒有任何好感,反而十分厭惡,這種情緒如果帶到課堂,直接就影響課堂的學習效果。那么,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取得最好的鞏固效果呢?
首先,教師要從茫茫題海中精選題目,使學生不做無用功。其次,作業難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把每次的作業分為必做題、選作題和課外提高題,不同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做出選擇。這樣,既可以讓那些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即時鞏固,又不會讓基礎較好的同學無事可做。再次,作業的布置形式要多樣。除了傳統的作業布置外,還可以布置以生活情境為內容的作業,體現化學與生活的聯系。也可以采取實驗報告等其他方式。最后,我認為作業應該盡量當堂完成效果更好。
四、教給學生正確的“有效”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方法的好壞對化學成績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中學化學學習內容既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但主要還是課內的。怎樣能學好課內知識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主要是讓學生大致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哪些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哪些內容是不明白的,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能夠做到有的放矢,不會因為自己的走神而錯過重點。
2.課堂上要仔細聽講,及時做好筆記
初中化學知識點比較零碎,教師上課是圍繞重點內容展開的,所以,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課堂。課堂上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后記錄下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必須要掌握。
3.課后及時復習
復習時要先回憶課本內容,再看筆記和課本,自己不懂的內容和重點部分要重點鞏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相關的習題鞏固所學內容。學生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肯定能提高學習效率,并能終身受用。
參考文獻:
[1]《有效備課——備課問題診斷與解決》.百度文庫.
[2]劉知新.《化學教學論》.1997.3.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