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實施以來,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進行探索,提出了很多的教學方式,開放性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近幾年來,數學教育中作者從數學教學的內容、方式、手段、途徑等方面對數學的開放性教學做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績。開放式數學教學就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探索,是一種積極的教學策略。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初中數學開放性教學的意義。
一、營造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民主化”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教學氛圍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對促進師生關系和諧、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通過彼此的交流完成的,而在這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既是學業上的指導者,也是作為學習道路上的探索者和參與者出現。開放性的教學環境氛圍重視教師從學生的學習中吸取教學經驗以及材料,也重視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能夠很好地讓教者和學者之間進行角色轉換,形成良好的轉換機制。有時候,還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去嘗試角色的轉換。這樣,不僅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教學環境,還能讓學生帶著一種興奮的心情去學習,把“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境里掌握學到的知識,這是開放性教學的前提,也是其基本意義之一。
二、利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促進數學課堂教學“靈活化”
新課程倡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來掌握知識。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還要引導學生如何參與,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全面的發揮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學工作者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開放式的教學,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條件和機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設立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設計的各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好奇心,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興趣中掌握要學習的知識點,在好奇中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
2.采用探究式教學,讓學生主動探究
教學過程中,教學者要堅持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的主體,把自己作為一個參與者,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但主要還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最后得到問題的解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認識到學習探索過程中的創造感和求知感的存在。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他們才會以更好的學習心態去面對學習生涯中的每一座高峰。
3.開放式教學,有利于確保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教學時要對數學中的公式或者一系列的定理和命題做出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以及不同情況下的變式,揭示出不同問題中的知識點存在的內在關系,這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學生在一題多用、多題重組方面培養一定的思維能力,給他們以新鮮感,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進而使其產生學習的動力,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教學中的規律,把它們融入開放式的教學中,推動教學的進步。
三、適度引入開放題,使數學課堂教學“活力化”
開放性試題是實施開放式數學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所謂的開放性,就是同樣的問題在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思考角度下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是一種設問式的數學問題。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答案沒有唯一,且具有層次
2.解決問題需要有發散的思維能力、創新的學習能力以及非常規的思考能力
3.這類問題通常需要探索求證,具有發展性
4.問題的設置需要學生參與進行,而且要以學生為主體
所以開放性試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在問題上的探索能力。初中數學教學者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開放性試題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完平行四邊形的教學之后,可以設計這樣的開放性試題:用一條直線把平行四邊形分成面積完全相等相同的兩個圖形。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和分析,經過討論,就可以得出符合這樣條件的直線一定都是通過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這樣的開放式教學適合不同思維的學生一起學習,真正體現了“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教學思想;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探究解答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一種新的領悟。
四、小結
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探索是一個發展趨勢,開放式數學教學就是素質教育中的一種探索。近幾年來,廣大的數學教學工作者都對數學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很多的教學實踐逐步證明了開放式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體現出的有效性,并慢慢形成一種熱潮。新課程的開放式教學,將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大方向,它對教育教學產生的意義將不可估量。
作者單位:江蘇邳州市陳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