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自主預習時,信息不對稱指學生因智力因素、學習習慣、家庭環境等多種原因造成信息量獲取不均衡,導致信息量獲取較少的學生在交流展示、互動探究時被動及被邊緣化,從而處于不利處境。
一、自主預習中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學生自主預習過程中,信息獲取不對稱現狀普遍存在。在學校之間,班級之間,學生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獲取不對稱現象,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整個學習環節的開展產生了嚴重的制約。
1.制約交流參與度,阻礙情感體驗
在交流時,若只有某一學生具備充足的知識獲取,而其他學生都只旁聽,怎能進行有效的交流碰撞呢?甚至有的小組交流時相互之間大眼瞪小眼,沒有一個能拿出有效的知識進行交流體驗。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得不“歸功”于獲取信息的不對稱。
2.挫敗學習積極性,產生厭學情緒
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習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學生面臨信息不對稱狀況時,就容易導致成就感的喪失,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繼而沒有了積極性,產生厭學情緒。此現象加以反復,便導致了最終的放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學生厭學現象普遍存在,給教學帶來了無窮的危害!
二、信息不對稱現狀的原因分析
1.先天智力因素
“智能低下者的智商低于正常人,如以智力測驗來衡量,一般是指智商低于正常平均值的兩標準差,例如以韋克斯勒量表來檢測,平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如智商低于70(即100-2×15),可以認為智力低下。”這類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中比常人要慢個節拍甚至更多。
2.學案難易度調控不到位
“學案”教學的理念合乎現代教育規律即重視學習的過程。因為,恰當運用“學案”,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知識的樂趣,從而提高并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但由于很多老師沒有深入把握“學案”的內涵,造成了在學案的設計上出現了難易度調控不到位,學生自主預習時困難重重,交流時拿不出東西來,嚴重影響了課堂的教學開展。
三、多管齊下,制衡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現狀的存在是普遍的,其導致的后果是比較嚴重的,如何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制衡其帶來的危害,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1.學案設計,體現循序漸進
作為教師,既然不能改變學生先天存在的智力問題,除了要求家長配合外,還必須改變自身所造成的學案設計難易度不合理的現狀。
2.課堂交流,教師有效組織
在交流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信息獲取結果不一,對交流討論產生的影響也將就此呈現。如何才能在這一環節合理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呢?告訴學生:(1)學會傾聽。(2)學會“插”話。(3)學會評價。在交流中,要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的發言,合理地評價別人的觀點,接受別人的優點,讓交流探討的過程成為同學之間共同進步的過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南城中心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