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作文的教學模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利用網絡進行作文教學,借助電腦,創作出一篇篇內容具體、形式新穎、圖文并茂的多媒體作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由說到寫,速想快輸
作文教學應“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遵循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并重”的原則,讓學生先說后議。這樣課堂容量大,效益高,有利于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
在多媒體網絡中,我們利用網絡的通訊功能,組織小組成員間、同桌間、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討論和談話交流,進行會話協作,交流各自的認識觀點。學生在協作會話中的認識得到升華,錯誤得到糾正。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學生通過說議結合的反復訓練,文章在頭腦中基本成型。再加學生有較快的輸入速度,這樣學生會保持思維的連貫性。把想好的內容輸入電腦,這比手寫快得多,從而節省了教學時間,增加了教學容量。
二、網上交流,修改提高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作文的修改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基本是在教師自己或教師與某個學生的一對一的過程中進行,全體學生無法參與作文的修改過程,學生獲得的有關作文的信息量很少。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這個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利用多媒體網絡的演示功能,把學生的作文傳遞到每個學生的電腦屏幕上,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可以進行互相交流,協作議論,找出文章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的不足,如錯字、漏字、修改語句等。這樣,學生們各抒己見,即議即改。這樣的互議互改,不但給予學生一個修改作文、取長補短的機會,提高作文能力,也給學生一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作文教學一般需兩課時,而且兩節課連上,這對于學生的思考、創作在時間上必然有足夠的保障。網絡作文課中,一開始創設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師展示一些圖片、圖像讓學生觀察,接下來學生寫作。寫作好后上傳到教師的主頁上。講評時教師把部分學生的作文展示給大家,進行交流、講評。
三、作品展示,激發興趣
成功是每個學生內心的渴望,因此只有讓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之后,才會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積極地認識自我,提高自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在作文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課堂中表揚,朗讀范作,向報刊投稿,不失為一種激勵的好辦法,但它所面對的畢竟是少數較好的同學。而網上投稿正是給了大部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也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我們學校建立了一個博客群,讓學生自由發表日志,在這里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又可以對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行留言,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另外還設計了校刊《小點心》,為學生作品提供專欄進行展示。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保持網絡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日益成熟的計算機技術也可以使我們在寫作中以不同的形式整合我們的信息,包括文字、圖像、聲音等等。在網絡作文教學中就學生信息技術的運用方面而言,他們可以利用字處理、圖像處理、電子表格、桌面出版、講演軟件和Web網頁制作工具,從而使作品格式百花齊放,而不再是純文本的網絡作文,從而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
網絡環境為作文教學開辟了嶄新的天地,在網絡環境下進行作文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習作思路,激發作文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這一現代教育技術,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不斷提高,網絡將為作文教學注入新活力,開辟新天地。
作者單位:宿遷市泗陽縣張家圩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