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在實踐教學中,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就是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重新審視課堂問題的功能,重視通過問題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
一、課堂問題在教學中的作用
化學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獲取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在學生的意識還比較淡薄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是某些教學環節上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問題,將有助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那么問題創設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如:有利于促進課堂上的交流、有利于發展學生高水平的思維、有利于引導學生獲得新知識、有利于教師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就能得以發揮。
二、課堂問題的創設
1.聯系實際創設問題
緊密聯系生活、生產和當前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創設課堂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實踐性和深刻性。
2.從化學實驗人手創設問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創設問題可以模擬或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課堂問題創設應注意的事項
1.確定問題的層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教師的提問要注意先易后難,以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順序。另外,要在一定范圍內多設計一些高層次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從而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思維能力。
2.設置問題呈現的情景
學習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課堂教學必須合理設置問題呈現的情景,使問題直觀、鮮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實驗、圖表、文字材料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途徑設置問題呈現的情景。
3.把握好問題的“度”
創設了恰當的情景并不一定就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關鍵是能否根據創設的情景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把握問題的難度,安排好問題的梯度,調節好問題的密度,選擇好問題的角度。
作者單位:河南省清豐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