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對“Blog”“網絡日志”“博客”(Blog是Weblog的簡稱,指網絡日志,在中國被譯為“博客”)這些網絡名詞并不陌生,但提起“電子學習檔案袋”可能就不清楚了。“電子學習檔案袋”是適應課改要求,基于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構造的一種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既能夠記錄和反映我們的整個學習進程、各個學習階段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效果,又便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交流,同時還能幫助老師和學生提高對學習狀況管理效果的一種新的學習工具。它既是學習和信息呈現的一種技術手段,又是一種提升信息素養的過程性記錄方式。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信息課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電子學習檔案袋在方便教學的同時,隨著它在信息課中的深入使用,它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下面我將從教學中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利與弊和解決措施三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優勢
1.有利于教學,確立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
電子學習檔案袋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教與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電子學習檔案袋可用來對學習過程進行有目的的收集,檔案袋里記錄的具體內容包括:(1)選擇的學習主題;(2)研究計劃;(3)課題探究的活動過程;(4)學習活動結果;(5)自我評價以及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評價等等。這些內容除了評價部分有教師的參與外,其余部分都要求學生自主完成,檔案袋里的記錄使學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整理學習過程的習慣,有利于發現和總結各個學習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這種自主學習方式,也活躍了學生思維,充分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
教師主要起一個引導、監督和管理作用,教師要總結教學內容,就某個教學內容發表論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和學生及時進行交流,交換意見,刪除無關信息,并對交流的內容和上傳的作品做出相應的評價和指導。
2.有利于課程體系的改革,實現能力轉型
新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體系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能力轉型及培養信息素養,即讓學習者的信息能力從以記憶信息為主轉向以運用信息和創新信息為主;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這是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體系的重大革命,而電子學習檔案袋不但成為推動這場革命的有力武器,更充當了這場革命的有力證明。
學生可采用類似Blog(博客)記錄隨想方式,在校園網的信息技術教育平臺上使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發表見解、文章、作品,把自己的學習情況記錄下來,這種學習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同時也改變了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機械似的操作的教學形式,為實現信息技術教育從信息記憶型轉向能力發展型,從知識授受型轉向創造學習型奠定了基礎。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課程整合
相比技術而言,現在的信息課更注重能力的培養。電子學習檔案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煉的機會,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知識整合。課上的每個主題或論題都是一次作文訓練,學生通過發表見解、文章可鍛煉表達、交流和寫作能力,同時欣賞優秀的文章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利用電子學習檔案袋的弊端
1.學生對待新工具的兩極態度,使教學難以控制
電子學習檔案袋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學生要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就必須有很強的自制力,而現在高一的新生,升入高中前受初三升學壓力的影響,學校和家庭的嚴厲管束,幾乎沒有一點兒自由的空間,升入高中后學生對學習和快節奏的高中生活以及新環境的不適應,對學習目標的不明確,使部分學生不能及時步入正軌,自制力普遍很差。他們面對如此好的學習工具,不知道珍惜合理地利用、學習,而是在沒網的情況下把它當成了很好的班內聊天工具。
2.學生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電子學習檔案袋的輔助作用
沒有電子學習檔案袋時,學生聽老師講多少能記住一些東西,思考一些問題;現在有了電子學習檔案袋,有的學生卻不知道該怎么學了。這部分學生往往分不清主次,課的內容還不清楚呢就忙著寫感想、寫記錄,恐怕在檔案袋里留不下痕跡,恐怕打字太慢文章沒法發表,可以說這里已經成了部分學生的“抄題板”,他們不加思考地從書上抄上一些內容,完全體現不出個人的思想,他們不是借助電子檔案袋的工具性作用服務于信息課的學習,而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而使用,造成了喧賓奪主之勢。
三、解決措施
為了解決電子學習檔案袋使用中的弊端,充分發揮其優勢,我認為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1.端正學生對待電子學習檔案袋的態度,強調其學習工具性的作用。
2.對所有的文章和觀點教師及時做出點評,并對優秀文章給予表揚和展示,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對談及無關內容的學生給予相應的正確引導。
4.強調上課內容的重要性,對學習情況的記錄不做硬性要求,但是每學期必須得完成限定篇數。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南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