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和生活的大課間課程是我們徹底改變傳統的課間操模式,從文化、生活和課程的角度極大地豐富大課間的內容和形式,充分突出我校幾十年來形成的創造教育特色的一種模式。
為貫徹《教育部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我校積極開展大課間體藝活動。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系統工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全體學生參加、全體教師參與,讓學生樂意參與,能從運動中感受到樂趣,感受到獲得成功的歡樂。游戲的內容與音樂相結合,與具體場地相結合,與學生的運動技術、認知水平、個體差異相結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時間落實、人員落實、內容落實、地點落實、措施落實。通過利用這一模式的操作后,學校的大課間逐漸趨向特色化、合理化、規范化。
課間活動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健”即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實現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促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實處,從而使學生健康成長。大課間活動是學校體育課程的一部分,在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下對大課間活動進行了設計。
“兩全”即全體學生參加、全體教師參與。具體的操作是:以前我校的教師在學生做早操前都進行老師的廣播操。現在大課間活動一開始,由班主任帶隊,其他老師也被一一分配到各個班級。全校教師在校本培訓時還專門學習學生的自編操,以便于在學生的活動中,老師也參與其中。做自編操的時候全體教師集中在操場的另一個地方跟學生一起跳,成為學校里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參與到游戲當中,老師的參與會提起學生很大的興趣。特別對于非班主任老師,此時就是與學生感情交流的時候,這有利于以后的教學。
“三落實”即時間落實、人員落實、內容落實、地點落實、措施落實。在從理論到實際,從設計的方案到實際的操作之前,要對時間、人員、內容、地點、措施等進行具體的落實。除了開展正常的大課間外,還制訂了大課間評價表來保證和促進大課間活動的質量。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