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措施主要有:①尊重學生、愛學生;②精心設計課文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教師要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④注重教師的角色轉變;⑤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
關鍵詞:尊重學生 設計導入 創設情境 角色轉變 主體作用
現在的語文教學大多仍然采用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語文教學就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教學效果很差。那么,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愿學,教師想教呢?我想,打造神采飛揚的高效語文課堂是一條可行之路。那么,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有哪些措施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條措施:
一、尊重學生、愛學生
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不愛學生,那么,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像油與水的游離關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就會相互對立,這樣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歧視學生,不對學生大聲訓斥、嘲笑、侮辱,甚至辱罵學生。有時教師的幾句溫暖、體貼的話語確實能夠融化學生心中的堅冰,有時一點點的關愛也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使他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相反,諷刺、挖苦的話語往往帶來的是師生間矛盾的激化,甚至能刺痛學生的那一顆悲傷的心靈。愛學生,就是給學生以無私的愛,只有愛學生,師生之間的關系才能和諧發展,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有利于我們的教學。
二、精心設計課文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錯,一個好的課文導入也同樣是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的成功開始。因為課堂導入實際上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是一堂課的開始,起一個引子的作用,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當教師的大都有這樣的感受:哪一課導入的好,哪節課的教學效果就會格外好,教師與學生的配合就會更默契。因此,如果我們在上每一節語文課時都能精心設計一個好的導入,那么,一定會增加這節課成功的砝碼。例如,我在講九年級上冊第7課《傅雷家書兩則》這篇文章時,想到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難以管教,如果學生能從這篇課文中,理解了大文學翻譯家傅雷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后,這種難管的局面一定會有所改觀。于是,我在課文導入上作了精心設計。上課前,我用多媒體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學生們聽的非常投入,聽完后,我問學生,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想?你們可以從內容、形式、感情等方面加以闡述,這時的學生紛紛舉手急于發表意見,我不惜犧牲一些寶貴的時間讓他們一吐為快。最后,我總結說:“是啊,這是一首游子思親的歌,一封封家書成了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橋梁!今天的你們也許能從中分享一些快樂,得到一些啟迪,今天就讓我們共同領略一下這兩則家書吧”!我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本課教學任務。
三、教師要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才能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我在講授九年級上冊第8課《致女兒的信》一文時,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走進課文: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本文的主旨是用怎樣的一種形式來表現的?他為何要采用這種方式卻不直接與女兒講道理?2.本故事的中心情節是怎樣的?3.上帝他來到人間總共幾次?每次來到人間都看到了什么?態度怎樣?4.上帝為何不能創造、也不能理解人類的“愛情”?5.為何上帝最后一次的態度會有所不同?你能想象出上帝當時在想什么嗎?6.“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三者有什么聯系?為何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當這幾個問題提出后,學生的探究熱情被我調動起來,同學們馬上主動閱讀課文,并且讀完課文后,主動進行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我巡回并參與了一些四人小組的討論,然后把各小組難以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全班交流、補充,很快就把上面的六個問題解決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教師的角色轉變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要解放思想,敢于轉變自己的角色,敢于放下自己權威的架子,把自己融入學生中間去,不要再把自己看做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要用更民主、更開放的理念去開啟學生的智慧,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已經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高高在上的教師,更沒有聲嘶力竭的講解。教師只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只是與學生平等對話中的“首席”,只是一位“導師”,像一位“導演”一樣,其作用也只是一節課的組織者、協調者、指導者、策劃者,而課堂教學的主角應當由學生們充當,不能由教師來包辦代替。例如,我在講授七年級上冊第22課《羚羊木雕》一文時,有的學生認為,文中“我”的媽媽做的太過分了,一點也不顧及女兒的面子,應該加以批評;還有的學生說文中“我”的媽媽做得對,這么貴重的東西怎么能隨意送人呢?就是送人也要征得爸媽的同意,所以說,文中“我”的媽媽沒有錯。我聽到學生的這些相反的觀點后,非常高興,我覺得這兩個矛盾的觀點正是解決本文教學難點的契入點,于是,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一方觀點:“我”的媽媽做得對;另一方觀點:“我”的媽媽做得不對),我要的不是哪方觀點對,而是通過本次的辯論,能讓學生解決本文的教學難點,從而能順利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五、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
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學生應該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師教學的重心應該放在啟發學生思考上,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被尊重的感覺,才會讓他們真正感覺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才能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的雙邊互動過程,才能將傳統教學中的“要我學”轉變為新課改理念下的“我要學”,才能將學生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才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主動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才能真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當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并不是說教師變成了一個旁觀者,只是說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加以引導、指點;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為學生的合作、對話、探究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自由自在的、隨心所欲的表達他們自己的思想、觀點、看法,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措施還有很多,例如,轉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等,我將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繼續加以研究,以便打造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張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