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我們在教學中實行創造性教育。小學語文是一種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方面有獨特的作用。
一、創設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應從培養創新意識開始?;钴S的課堂氛圍,沒有心理壓力的環境,有利于創造能力的發揮。因為,一個人的創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例如,我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課文對齊威王和田忌的第二次、第三次比賽只進行了簡單交代,課堂上,我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具體描述。結果學生敘述得具體生動,特別是對齊威王的描寫由“趾高氣揚”到“慌了”再到 “簡直傻了”描述得淋漓盡致。這都與課堂上沒有心理壓力的良好氛圍是分不開的。
二、挖掘課文中的創造性因素
語文教材大都圖文并茂,內涵豐富,一篇篇文章都展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畫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好素材。因此,要求教師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創造性因素,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例如學習《窮人》一文,桑娜撫養西蒙的兩個孩子,我讓學生設想:十年或二十年后將會怎樣?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有的學生想到幾年后,孩子都死了,揭示了社會的黑暗;也有的同學想到:在桑娜的辛勤撫養和培育下,孩子們都長大成人,給桑娜以回報;還有的同學想到,為了西蒙的兩個孩子,桑娜舍棄了自己的孩子,或賣或死,有力地批判了沙皇統治的黑暗,贊揚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質等。通過這樣訓練,有助于學生在發展語言中發展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
語文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樂趣,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善于把行之有效的語文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可以借助課文內容和情境設計各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演一演等。例如,教學《尋隱者不遇》時,通過學習之后,讓學生說一說(補充作者的問話),使對話更加完整。然后寫一寫,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小作文。最后畫一畫,學生據詩作畫。課堂上,學生動腦、動口、又動手,多種感官并用,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展現?!把菀谎荨本透腥ち耍鐚W習《將相和》一文,我把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來表演,他們特別高興,也十分認真,把人物性格刻畫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一演勝千言,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同時在表演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進行了創造性思維訓練。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二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