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問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可以開啟學生心靈,誘發學生思考,開發學生智能,調節學生思維節奏,與學生做情感的雙向交流。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分析、綜合和概括,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本文從多層次上來闡述新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以期對教學有所啟示。
一、提問是最好的反饋方式
通過提問所接收到的語言反饋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饋信息更具有準確性、具體性、即時性和簡潔性。它可以使教師當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程序,改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二、提問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腦中只有一個學習興奮中心,聽課效果就比較理想。學生在答問時精力集中,而在聽講時有時散漫。教師光靠自己講、維持課堂紀律來保證學生的注意力是達不到要求的,而應以授課來吸引學生,用一個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把學生的思維鉗住,激發學習興趣,賦予學習動機,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問可以讓學生發現不足、找出差距
對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能復述就算懂了,其實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概念提出一些題意明確清楚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盲目的自滿情緒,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突破教學難點很有用。特別是在學生一般認為理當如此的地方,可提出與常規看法相悖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獨特性和創新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對已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題目的本身提出疑問或變換題目的條件,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誘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四、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總是和語言分不開的,課堂提問便是培養學生正確地掌握學科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如在教師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采用邊做邊提問讓學生回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提問學生和由學生發問,可以通過對話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設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冷靜考慮,合理設置。
五、提問中常出現的一些誤區及改善
對策
1.提問中存在的誤區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在提問方面可能存在這樣一些誤區:(1)整堂課只管自己講,不提一個問題,“滿堂灌”。(2)什么都要問,低級的、重復的、漫無邊際的、模模糊糊的問題。(3)只提問好學生,不提問差生;專提問一小部分學生,冷落了大多數學生;或對差生進行懲罰性提問,給學生難堪。(4)提問沒有層次性,難易問題無階梯等等。
2.改善提問的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提問中應處理好這樣四個關系:(1)點與面的關系。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提問應有較大的輻射面。既要照顧點又要照顧面,以點帶面,培養優生,轉化差生,達到共同提高。(2)難與易的關系。教學內容有難有易,提問應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較難的問題應力求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切忌過深過難而造成冷場。(3)曲與直的關系。提問題不能只問“是什么”“對不對”,問題應富有啟發性,否則學生會感到單調乏味。(4)多與少的關系。授課時不在于多問,而在于善問、巧問。老師切不可為提問而提問。
總之,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不斷摸索,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
作者單位:河北省故城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