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币虼?,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逐步滲透音標教學,通過游戲,激發興趣,讓學生掌握純正的語音;鼓勵學生自我探究,掌握單詞的發音規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習效率,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一、存在的問題
語音、詞匯、語法是學英語的三大要素,音標的學習又是語音學習中的重點。學好了音標,那么學單詞、拼讀單詞和記單詞就容易多了。但是現在小學高年級就已經過早地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大多數學生不知道英語單詞的拼寫跟發音之間的密切聯系,往往不是科學地從音到形去記單詞,而是從字母到拼寫形式去背,就這樣記了又忘,忘了又記。學生對這種無休止的死記硬背極其討厭,從而失去了對英語的興趣。我在教學中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不會運用拼讀規律學習單詞
英語單詞的拼讀和書寫是有規律可循的,小學生因為不知道音標,沒有相應的語音認知基礎,在教師范讀單詞發音的時候,有些學生為了能記住單詞的發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應的符號來標記時,只得借用漢字或拼音來注音。
2.形成單詞識記障礙
不懂發音規則,記憶單詞就慢,遺忘率高。完成單詞練習時,學生常憑機械記憶回憶單詞,而很少是聯系單詞發音,利用讀音規則來完成。例如“birthday”這個單詞,如果學生按照讀音規則來記憶便很容易記牢,如光是死記硬背就很難完全記牢了。
3.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阻礙了他們語言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發展
不懂音標,預習與課外學習難度就會很大,削弱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對將要學到的新內容都很有興趣了解。有些學生想看看英語故事、英語動畫等,擴充課外知識,擴大詞匯量。但是由于學生未掌握音標,無法通過詞典掌握讀音、意思,給新課預習帶來了困難,限制了他們的知識面。一部分學生就養成了“等著老師來教”的依賴心理。但反之,學生就會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那樣興奮異常,他們會主動嘗試所有的拼讀機會,運用剛掌握的本領去讀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4.導致學生辨音能力很差
在練習或考試中,判斷兩個單詞劃線部分字母發音是否相同,或從四個單詞里選出一個劃線部分字母發音不同于其他三個單詞的詞,這類型的題是失分最多的。有些看上去很簡單的辨音題目,由于學生沒學音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辨。如果學生稍有點音標知識就能做出這類型的題目了。
二、學習的策略
1.教學形式多樣性、趣味性,擺脫枯燥
都說國際音標難教、枯燥。是的,單純的音素認讀、記憶和反復拼讀練習確實比較乏味。因此老師在備課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出發,增強語音知識的趣味性和可學性,使知識“活”起來,在教學中穿插些趣味活潑的游戲,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加快認讀,促進記憶,熟練拼讀。通過緊張而激烈的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鼓勵學生查詞典,拓展知識
學生學會了查詞典,如虎添翼,學起來就更加“自由”了。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多看看英語動畫,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自己查詞典。他們可以從詞典上發現一個單詞的多種意思,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可以擴充他們的詞匯量,使他們學的音標有用武之地,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成績的提高。這些活動不僅開闊了視野,提高了預習和自學的效率,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外語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3.強化拼讀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是認識音標,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從語言學習過程中習得規律并培養他們運用音標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音標過關后,學生增強了自學能力,就能自己拼讀出生詞,這樣記住的單詞可使學生有一種成功。成功感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原動力,比老師領讀10遍效果還要好,學生上課前很好地預習了新知識,在上課時學習的積極性就很高,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這種做法有利于教師教、學生學,是一種促進英語教學良性循環的好措施。
三、持之以恒,抓運用
教完48個音標及拼讀方法,并不意味著完成了語音教學任務。許多學生往往在開頭學得很好,以后就只重視句型和對話,忽視了音標的鞏固,甚至有語音退步現象。音標教學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要每節課都滲透音標的知識、運用音標。教師要在教會學生音標的認讀及拼讀之后,注意培養學生按照讀音規則,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迅速反應的能力。每次教新詞時,不僅要會發音、會拼讀,還要與舊詞聯系,進行一些歸類性的訓練。用這樣的方法,能培養學生自覺地把單詞、音標作音、形比較,直至掌握一些規律,逐步學會聽音知形、見形知音的本領。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持之以恒,嚴格要求學生。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使用音標教學,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能力,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胥浦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