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教育觀念,培養高職學生的應用型技能。本文從高職學生的現狀分析入手,提出高職學生的應用型培養比創業型更重要的觀點。
關鍵詞:創業型應用型人才 觀念創新 服務意識 教學策略
現在各級教育部門都在對創新教育、創業人才的培養開展大討論。那么,怎樣才能使高職學校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更有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我認為,重點應該放在創業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上。
一、立足現狀
在高等教育從“精英型—大眾型—普及型”演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對于高職學生的培養,我們目前的立足點更應該放在對學生的應用型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上,這基于以下幾方面:
1.剛從初中畢業跨入高職校門的學生年齡、閱歷,尚不足以能對今后的人生道路有明確的把握和清醒的認識。
2.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狀況、素質本身尚不能認識和應對復雜的社會經濟體系。
3.其學習的自覺性、自律性、能動性尚不具備和完善。
4.對社會狀況、經濟環境、商業架構、創業基礎、就業壓力缺乏清醒的認識。
高職教師,是學生踏上社會前的直接啟蒙者,也是最終的引領人。我們要保證學生畢業后首先能以一技之長勝任社會需求和工作崗位,滿足用工單位的技能要求以及提供其自身立足的最低技術保障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社會磨礪,然后確立其自身的發展目標或創業方向。完成高職階段的學習,畢業學生的意識和社會對其的要求,從知識積累到技能經驗以及社會閱歷等均未達到要求自主創業的水平和能力。所以,我們的觀念應當腳踏實地地放在對學生“創業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來。
二、服務社會
“服務”的觀念為把握教育的本質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教育的服務是向社會提供的教育和培訓的服務。職業學校的服務就是學校根據社會需求所能開設的專業、課程以及實現專業、課程目標的各個教育教學環節面向社會、面向學生。我們要認識到學習者是教育服務這種產品直接服務的對象。這個觀念的建立,為認識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學校與社會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奠定了基礎。
對于職業教育機構而言,要樹立的就是以滿足“服務”所能達到的觀念,即以大眾的關注焦點為目標,以實現“服務”滿意為宗旨,確保要求得到確定和滿足。“服務”的觀念為把握高職教育提供了明確的社會目標,也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社會方向。簡單而言,就是以“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基本原則的體現。
三、優化整合
課程整合是當今基層教育動作的熱點和重點,人才培養方案的確定、教育課程的設置等等整合優化,提高了教育和對學生的培養質量。我認為應用型教育中的課程整合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認清整合的內涵。通過學科課程把各項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確定知識架構的基礎上,明確基礎類知識和應用類知識體系,才能更好地使教學和應用融為一體,將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
2.教師觀念的更新。應用型教學中,教師的觀念亟待更新,各科課程應融會到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時時考慮到與其他課程的滲透,教師的這種意識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教學中不要人為地在與其他學科之間劃分界線,應將課程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更好地提高教學與學習效率,讓學生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能力。這將有利于教育更好地發展,也有利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銜接,是一種雙贏的教學模式。
3.教學任務的選擇。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獨立探索和創新的能力。教學工作中最常用的是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來展開的,只要教師用心準備教學任務,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被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充分體現。首先使學生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是主角,自己要求積極進步。在這里,教學中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能要潛移默化地貫徹到教學的始終,教學任務的選擇就成了關鍵。
四、改善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怎么樣、學習效果怎么樣,有沒有達到教學任務所要求我們必須達到的教學目標,這是我們搞好教學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針對創業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去改善:
1.激發學生自我主體意識。應用型教育應著重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型和動手能力的表現。教學的目標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這種教育的模式,能夠喚醒懶散了的教師,更能喚醒熟睡的學生,一旦學生脫離他們厭倦了的滿堂灌和多層考試、考查的方式,在興趣驅動和學生好爭高下的性格激發下,學生才能成為真正受教育的主體,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
2.促進自主能力發展。現在有些高職院校所提供的校內學生公司、學生社團、模擬商店等等,并不是大多數院校都能夠提供和實現的。因地制宜,我們能夠提供的是更多的模式和應用型實驗室、課題組,同樣的教學和管理方法、目標要求,完善各應用學科的資源、建立學科論壇,師生共同參與。不僅可以交流學習經驗,還可以進行感情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實踐和應用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溫習和鞏固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反過來促進理論知識的學習,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3.改善評價方式。創業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要求教師更重視對學生學習評價的改革,以應用型、實踐型評價為主,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實踐型應用評價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做出正確檢驗和判斷,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情況,達到自我反饋的目的。教學評價展現開放性,學生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獲得知識的成功喜悅。它們能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體驗成功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培養,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強化教育特色的創業型應用型培養發展方向,才能使教育具有價值。它的價值表現在對人和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上,只有在滿足人和社會某種需要的時候,才稱得上它的價值。故對于高職學生的培養,重點更應該放在創業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對此應給予重新評價與思考。
作者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