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2000年中國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小學和初中各學科《課程標準》。此次課程改革,從指導思想和內容框架方面均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面對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課以什么形式去上?體育課上什么?學生去學什么?學生以什么形式去學?新課程理念下體育課教案怎樣設計?這些問題都是新形勢下體育教師急需解決的,本人就徒手操的創編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一、徒手操的創編給學生提供了創造性、合作性學習的機會和空間
體育課教學中徒手操幾乎貫穿一節課,在我們傳統的體育課中,經常是一學期從開始到結束始終如一地重復著5~6節徒手操,久而久之學生做的枯燥無味,老師看都不愿再看,使得教學中的準備活動這一環節流于形式,疲于應付,忽略了徒手操在體育課教學中的作用。我在體育課教學中將學生自由選擇分成6~8人一組,讓學生自由創編徒手操,剛開始可以每節課每組創編1~2節,教師可以給學生確定徒手操的名稱并加以指導,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共同創新,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和空間來展示自己。
二、徒手操的創編給學生提供了自覺學習的機會
徒手操的創編是有科學性的,是多樣化的、是有原則的,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論指導,講清楚創編的原則、創編的方法等理論知識,使學生通過創編徒手操自覺地掌握了知識。讓學生更合理、更科學地去創編徒手操,學生可將自己或者小組內創編的徒手操展示給全班同學。學生在進行自我編操和帶操后,由于學生知道了編好操帶好操要花費很多的工夫,自己的認真練習就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的表現;編操帶操要進行評比,在練習中可以多學習一些別人的經驗。初中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較強,他們希望通過帶操能充分地自我展示并得到教師的好評。通過讓學生編操帶操,教學效果明顯有了提高。首先表現在課堂氣氛活躍,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盡責、盡力、盡能展示自己的風采。其次是激發了學生參與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融洽和睦。再次是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口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陶冶了美的情操,學生的鍛煉積極性、自覺性大大增強。
三、徒手操的創編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學生編操和帶操活動實際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綜合。首先,自主學習需要合作和探究,在編操過程中,先把編操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接著相互之間提出修改意見;其次,學生個人從事探究學習本身就是自主學習過程,因為在編操之前自己要想動作,邊做,邊口令,邊體會,邊修改;第三,在合作過程中,學習小組的成員都要各司其職,通過多次的修改,用最佳示范,清楚的口令,獨立完成帶操的任務;第四,學生有一種競爭的意識,力爭做好,爭取獲獎。
近一年的讓學生自我編操帶操的教學實驗,學生不僅在體育課中編操和帶操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從過去被動執行教學計劃轉變成主動完成學習目標,增強了責任感,樹立了自信心,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方法,為今后堅持體育鍛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體育新課程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習慣。”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學生編操和帶操的形式和內容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徒手操方面,還可以深化,如從徒手操、雙人操上升為器械操、韻律操、瑜伽以及游戲等,讓學生的能力得以不斷地發展。使學生通過體育教學,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能力,在自主性、自覺性上不斷得到增強,真正做到愛運動、會鍛煉。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川集團公司總校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