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們認識上的一些偏差及其他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還很不理想,筆者擬從四個方面談談對這一問題的淺顯思考。
一、正確認識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誤區
1.誤區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主要是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因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當體現重主體、重預防、重教育的思想,而不應僅面對個別學生和家長的特殊需要。因此,心理咨詢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方面,而不應成為全部內容。
2.誤區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開設心理課
心理健康教育應向學生日常生活滲透,心理知識的傳授應與心理教育活動相結合,對全體學生的心理教育應與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咨詢相結合,心理課程應與心理訓練、輔導相結合。
3.誤區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測驗
心理健康教育少不了要搞心理測驗,但過多的心理測驗會帶來許多難以避免的負面影響。許多受測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許多家長也會感到無所適從。這些情況表明,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等同于心理測驗,具有片面性,甚至是很危險的。
二、明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內容
筆者認為針對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并考慮內容的相對完備性,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學習心理的指導
學習心理教育與指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應從學生開始學習生活之時起就抓緊抓好。
2.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情感教育課可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
3.性心理教育
在中學階段,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外,還應進行性心理教育,以增強他們的克制力,幫助他們培養廣泛的興趣,豐富業余生活,用理智支配情感。
4.人際關系指導
青少年學生非常重視同學間的友誼,也渴望得到師愛、父母之愛,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
5.健全性格培養
中學生的性格處于變化與發展之中,變化中的性格不僅是影響他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因素,而且這一時期性格發展可能左右人的一生。應抓住性格發展的關鍵期,加強良好性格的培養。
6.耐挫力的培養
當今社會,挫折及其導致的反應遍及人們的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遇到的各種刺激因素增多,學習競爭加劇,人際關系復雜。當他們一時難以克服和消除這些障礙時,就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挫折狀態。挫折容易引起他們的消極行為,如退縮、敏感、攻擊等,如果多次重復,就會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嚴重危及他們的身心健康,導致人格的偏向發展。因此培養他們的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7.自我心理修養指導
一個具備了自我心理修養能力的人,才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以適應變化迅速的社會生活,保證心理健康,才可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心理潛能。
三、在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實施活動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目標性原則
2.發展性原則
3.主體性原則
4.協同性原則
5.活動性原則
四、積極探索與開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實施,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方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積極的探索。
1.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活動
學校心理咨詢和輔導活動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2.開設心理輔導課
心理咨詢工作面對的是在心理上存在問題的個別學生,而面對大多數學生,應開設一定的心理輔導課,以使他們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預防心理疾病發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統工程,單靠個別部門和個別教師的努力是難以奏效的,必須培訓骨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形成重視心理素質,關心心理健康教育的風氣。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八義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