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利用班級網站管理的方法及取得了初步成效,認為恰當地利用這塊陣地可達到教師、學生、家長間的良性互動,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關鍵詞:班級網站 班級管理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方式。在此形勢下,在2006年我帶領同學建立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班級網站。幾年來,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班級網站日趨成熟,而網站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體現了出來。以下是我在班級網站建設運用中的一些思考和體會,請同行及專家指正。
一、網絡環境與傳統環境下班級管理的不同
傳統的班級管理與評價,總認為學生召之能來,來之能靜,即所謂的能達到思想上、行為上、感情上的一致,學習好就是一個健全的班級。其實不然,一個班級50名學生,他們有著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個性,如果僅僅是簡單地把學生馴化成一批“聽話”的班級成員,這就削弱或放棄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個性、創造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班級表面上看是一個不錯的班級,實際上是造成創新能力低下、只會循規蹈矩、唯命是從的人。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學習好、紀律好作為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而應以培養學生能力作為班級管理的價值取向。要發揚民主,有所爭論,有所創造,充分體現學生的創新個性。利用網絡環境則能培養學生的主體個性和發揮創造性。
二、創建網絡環境下班級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我對所在的班級作了如下調查,全班學生在校均能接觸Internet,25位學生在家能夠接觸Internet,還有25位學生可以通過家長單位、親戚朋友家的電腦接觸Internet。就是說班級學生上網率達到了100%;家長可上網人數也很多。這為創建網絡環境下班級管理模式提供了必要條件。
三、網絡介入班級管理后師生關系的平等性
在網絡環境下,“師生”關系變成了“網友”關系,彼此之間的交流少了一份拘束,多了一份平等。我班一學生父母不和,成天吵鬧要離婚,學生十分苦惱,覺得世上沒有關心自己的人,成績一落千丈。他在留言板上這樣留言“我很苦悶,找不到談心的人,沒有人關心我,沒有人愛我了,”還留下了他的QQ號碼,我通過他的QQ號碼在網上找到了他,以網友的身份與他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了解他家庭的情況及內心的苦悶,勸慰他說:“你父母的問題一時很難解決,但他們都是愛你的,都希望你生活得快樂幸福,當前你最主要的任務是把學習成績趕上去……”事后,我與其父母進行聯系,把我同該生網上交流的情況一一告之父母,父母為了孩子,家庭關系大為改善。后來,我又欣喜地發現了該學生的留言,說他再也不苦惱了。
四、網絡介入班級管理后的靈活性
教師的個人智慧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在班級管理方面往往會有“金點子”,但苦于無法與教師交流,這些好的建議往往得不到實施。有了網絡的介入,家長就可以把他的“金點子”與教師進行交流。在春夏季節學生的飲水不成問題,可以自帶礦泉水,但是到了冬天,喝這么冷的水,學生可能會生病。家長在班級留言板上提出班內能否增設一飲水機,解決學生冬天的飲水問題,我在網上征求了其他家長的廣泛意見,家長都十分歡迎,在家長們的支持下,班內有了飲水機,學生喝上了開水,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五、網絡介入后家庭管理的拓展性
多年來,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是教師進行家訪,請家長來學校,開家長會。這些做法的局限是不能做到及時溝通,加強對話交流。但是通過班級網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個同學的特色、在校表現發布在網上,例如:網站的“學生作品”欄目中是班內同學寫的文章,家長可以通過網頁查詢自己子女的文章,了解子女的寫作水平。又如在“公告欄”中可以查詢自己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然后可以通過“家長留言”來反饋并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做好子女的教育教學工作。
在網站首頁上有一個欄目是“每周一星”,把一周之內取得較好成績和較大進步的學生的照片發布于首頁,并對該生的特色作出評價。班內同學為了爭當“每周一星”都努力干好本職工作,在學習上形成了一定的競爭氛圍,班內涌現出了許多好人好事,有的班干部還專門與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結成“手拉手——一幫一”學習小組。開學初有一轉學生轉入班級,在他的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上各科成績均為“C”或“D”,后來班長和他結成了對子,在學習上給了他不少幫助,現在他的每次小測驗都能達到“B”。另外把學生最近取得的成績通過“最新消息”公布于網上,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
總之,班級網站的出現為班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前景良好。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