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招數學家庭作業完成情況不理想,抄襲嚴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1.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分層布置。2.學生合作完成標準答案。3.教師加強作業的檢查、批改和點評。
關鍵詞:分層作業 合作完成 標準答案 檢查批閱 教育公平
家庭作業是教材和課堂作業的補充,有助于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單獨招生的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比較差,能力比較差,自覺性比較差,所以數學家庭作業完成的情況不是很理想。要么是空著不做,要么就是抄襲別人的作業,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能認真地完成家庭作業。這樣的學習習慣,對后面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
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質量,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跟不上學習的要求,會逐漸放棄學習數學,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在高中開始階段培養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數學家庭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完成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呢?
一、作業要分層
高一剛開始,每個班級的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如果使用傳統的布置作業的方法,那么基礎好的同學覺得吃不飽,而基礎差的學生會覺得題量大、難度大,一節晚自習下來,可能連數學家庭作業都完成不了,對數學家庭作業產生畏難情緒,無法完成家庭作業,最后,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可能一抄了之。長此以往,會跟不上老師的學習,發展到干脆不做。而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把作業收上來進行批改,發現作業都是一個樣,要對全對,要錯全錯,一個班的作業只要批個別同學的就可以了,失去了檢查、批改作業的積極性,對大多數學生聽之任之,造成班上的尾巴學生越來越多,給平時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阻礙,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這樣,到了高三,發現老師上課時,一個班就有幾個學生在聽,大部分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教學,對數學徹底喪失信心。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培養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不再害怕數學,就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進行配套的家庭作業。家庭作業需根據學生情況分為A、B、C三層。
1.A層: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題目的選擇應該是基礎性的知識,可以是對定義、概念、公式的記憶,也可以是直接套用公式解題,對知識的一次應用。但題目的選擇要照顧到書本中的各個知識點,題量要適中,讓學困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借助書本完成家庭作業。這樣做既減輕這一部分學生家庭作業的過重負擔,增添了他們完成家庭作業的積極性,為他們完成作業增強了信心和樂趣,使他們不再厭惡數學,提高了作業質量;同時又可以減少或避免這部分學生抄襲其他同學家庭作業的現象。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分層次安排家庭作業,表面上學生作業量少了、難度淺了,但學生卻能獨立地比較系統地掌握、鞏固課堂教學內容。根據木桶理論,當這一部分學生能真正地去完成家庭作業時,對整個班級的學風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班上會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2.B層:針對學習中等的學生,題目的選擇應該是對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運用,可以進行二次應用。B層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完成書本上的作業,只需將難度過大的作業進行適當地分解,把難題小題化、梯度化,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作業。這部分的學生如果能良好地完成作業,可以向C層轉換,否則,就可能滑向A層。所以一定要緊抓住這部分學生的作業質量,促進他們向優秀生轉化。
3.C層:針對學習優秀的學生,傳統的家庭作業會使他們出現吃不飽的現象,所以題目的選擇要加強知識間、不同章節間的綜合,可以在家庭作業中滲透與其他學科“整合”或其他知識體系的“綜合”思想;也可以設置一些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的題目,從而使教師可以更專心地設計一些數學問題。用聯系的、整體的眼光重新審視家庭作業的內涵,這樣的家庭作業肯定會加深優秀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體現:“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做的家庭作業,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收獲,都有提高,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性。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設置的家庭作業,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控制難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控制題量,讓學生在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作業,讓學生樂于完成家庭作業,給學生的課外活動留出充足的時間,使其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作業要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合作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那么,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也要互相合作、互相輔導、互相幫助,這樣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數學家庭作業。那么,如何讓班上的學生有效地合作起來呢?
1.將班上的學生分成5個小組(保證每個學生一個星期要和老師見一次面,交流溝通一次),每個小組里都要兼顧A、B、C三層的學生,并且每個小組的學生座位盡量靠在一起,便于合作完成家庭作業,遇到不懂的作業,共同探討,合作完成。
2.合作完成標準答案。一天一個小組負責完成家庭作業的標準答案,每天一換,一星期五天,正好五個小組。每天的標準答案的完成,由這個小組的人共同完成,但A、B、C三層題目答案的完成的主要負責人應該是對應層里面的人,如果某一層里的人完成有困難,可以向小組里的人請教。但最終每題答案的撰寫,后面都要寫上負責人的名字,每題由1~2人完成。
3.標準答案的批閱。每天的標準答案完成后,第二天早上早自習或課間時間交到老師處,由任課老師進行面改面批,對解題中的錯誤和解題不規范的地方進行改正,給出點評意見,并記錄在冊。如果一題能給出多種方法求解的,可對這題的撰寫者進行表揚、加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開放性。老師批改完成后,由課代表張貼在班級后面的墻上,供全班同學查看,訂正之用。每個星期課代表收集一次,夾好,掛在墻上,可供同學們隨時查閱。
這樣分小組合作完成家庭作業,可以促進小組內的同學互幫互助,帶動學習困難的學生。合作完成標準答案,可以讓學生解題更加規范,學生關系更加融洽,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
三、作業要檢查
高一剛開始階段,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老師每天都要收上家庭作業來檢查,及時批改,并給以點評。對不能有效完成的學生,需要單獨輔導。這樣堅持一兩個月下來,當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后,就沒有必要全收上來檢查了,可以抽查部分學生,也可以在上課前5分鐘進行檢查,以便節省時間,用于對個別學生進行提優補差,個別輔導。對家庭作業完成比較好的,要在班上公開表揚,做的不理想的,課后要個別談話,督促其及時完成作業。
作者單位:南京江寧中等專業學校